《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五、《史记》的礼治思想

张新科主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礼治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种与法家法治相对立的政治思想,是德制生发于外在的结果,也是等级社会维护自身的需要。礼治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忠孝仁义”,后来发展为“尊贤使能”、“礼下庶人”。《史记》中的礼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礼治是按照人情制定的

司马迁通过研究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得知礼治是按照人情制定的。《史记礼书》:“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太史公司马迁说,礼的美德实在是崇高而伟大啊!主管制约着万物,差遣使用着百姓,难道只是人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吗?我曾经去过大行礼官那里,探究夏、商、周三代礼制增减的演变情形,才清楚“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按照人情来制定礼节,依据人性来制定仪式,这是由来已久的事了。

司马迁认为,礼治是因人情而制定,因此礼节是因人而产生的。《史记礼书》记载: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

礼节是因人而产生的,人生有许多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出来怨愤,怨愤到了极限就会有争斗,争斗就会产生祸乱。古代先贤厌恶这种混乱的局面,“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因此制定礼仪用以滋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质不足而受到抑制,物质也不致于因为欲望太大而枯竭,物质与欲望二者彼此相互协调,这样礼就产生了。“故礼者养也。”所以礼便是调养的意思。“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茝,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稻米、高粱等五种粮食是用来养人之口的;椒、兰等香草是用来养人之鼻的;管弦钟鼓的音乐是养人之耳的;雕刻镂制的花纹是养人眼目的;大房屋以及几案座椅是用来养人身体的。因此礼就是调养的意思,可以调养人的性情。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出任齐国的相国执政之后,凭借着齐国在海滨的区区之地,流通货物,积累财富,齐国变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因此管仲在《管子》中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仓库的储备充实了之后,百姓才能知晓礼节;百姓的衣食丰裕了之后,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稳固。不能推行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礼治是依照人情制定的,因此国家颁布的政令应当像流水一样,顺着人情、民心流下。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太公到达齐国后,修明齐国政事,“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顺应齐地的风俗,简化了礼仪规范,开放工业、商业,使得渔业、盐业获利,因此很多百姓都归附齐国。姜太公在齐国依照人情制定礼仪,使齐国成为了大国。

二、礼治是强国固家的根本

司马迁认为,礼治是强国固家的根本。《史记礼书》记载:“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礼是治世辨惑的最高准则,是国家稳固强盛的根本,是施行威严的基本方法,是功业名声的总表现。“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王公们遵循礼治就能够一统天下,让诸侯臣服;反之,如果不遵循礼治,就会毁灭社稷,破家亡国。“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所以,坚韧的铠甲、锋利的兵器,并不足以确保胜利;高耸的城墙、深不可测的护城河,并不足以坚固不破;严苛的法令、繁杂的刑罚,并不能够以增加威严。“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依照礼治办事,就能确保事事成功,不依照礼治办事,就会失败。

礼治是治国的根本,天地、先祖、君师则是礼治的根本。《史记礼书》记载: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天地是生命之本,祖先是宗族种类之本,君主与师长是国家治理、安定之本。没有天地怎么会有生命万物呢?没有祖先哪里会有后世子孙呢?没有君主和师长,怎么会有国家的管理呢?以上三者如果缺少或者偏废,那么老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所以,上到奉事天,下到奉事地,尊敬祖先并突出君主和师长的地位,是礼的三个根本原则。

礼治具有深厚的内涵,依照礼治办事有助于分辨是非曲直。《史记礼书》记载:

礼之貌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弱。其貌诚大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说,入焉而望。其貌诚高矣,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故绳诚陈,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员;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

礼的内涵实在是深奥呀,“坚白同异”的理论辨析入微,与礼相比,就显得软弱无力了。礼的内涵实在是太深渊了,擅自制作典章制度,坚持狭隘、浅陋理论的人,与礼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望尘莫及了。礼的内涵实在是太高尚了,那些粗暴、傲慢、放纵、轻视礼俗、自认为高明的人,与礼相比,就显得卑微渺小了。所以绳墨既设,就不可以把曲线说成是直线;秤锤已悬,就不可以把轻的说成是重的;圆规和角尺摆在那里,就不可以把方的说成是圆的;君子小心依照礼仪办事,就不会受到狡诈虚伪的欺骗。《史记礼书》记载

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员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

因此绳墨是正直的标准;秤是公平的标准;圆规曲尺是方圆的标准;礼则是为人处世的标准。然而那些不遵循礼法的人不值得待之以礼,他们是无道的流氓;遵循礼法的人才配以礼相待,称为有道之士。“礼之中,能思索,谓之能虑;能虑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焉,圣矣。”能契合礼仪之道,又能探求思索,叫做能虑;能虑而又不轻易变换观点,叫做能固。能虑能固,加上对礼赤诚的爱好,便是圣人了。“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日月者,明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天是高的顶峰,地是低下的极点,太阳月亮是明亮的极点,无究的宇宙是广大的极点,圣人就是遵循礼义之道的极点。

礼治是强国的根本,不能实行礼治的国家就会面临失败。《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秦军东进,意欲偷袭郑国,经过晋地,路过周的北门。周王孙满说:“秦军没有礼数,不失败才怪。”礼是强国治军的根本,秦军没有礼数,因此周王孙满预言了秦军失败的结局。

《史记秦本纪》记载了礼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戎地,因此他会说晋国话。戎王听说秦缪公贤德,就派由余到秦国去考察。秦缪公向他炫耀宫殿和物资。由余说:“这就是让鬼神来完成,也够劳烦鬼神了;若让人民来完成,也太劳苦人民了。”秦缪公对他的讲法感到很奇怪,问他说:“中原国家以诗书礼乐法度作为治理原则,尚且经常出乱子,如今戎翟没有这些诗书礼乐法度,那么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呢?不是会更加困难吗?”由余笑着说:“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这正是中原国家发生乱子的原因。从至圣黄帝制定了礼乐法度,他就以身作则,率先奉行,才仅仅达到小治。等到了后世,统治者日益骄纵,却依仗法度的威严,来苛求百姓,百姓疲劳到极点就会怨恨统治者不仁不义,上下互相责怪,就会产生篡夺杀戮,导致断子绝孙,都是由于这样的缘故。戎夷却不是这样。依照礼仪治国,要求统治者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还要戒骄戒躁,宽待百姓。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做游戏,经常摆设各种祭器,效仿祭祀的礼仪动作。“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孔子年轻的时候就爱好礼仪,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鲁国上至大夫下至百官都不守礼仪,所以孔子不愿在鲁国继续为官,于是退闲在家,专心编修《诗》、《书》、《礼》、《乐》等典籍。孔子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来自远方,无不虚心求教。孔子说:“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鲁莽啊,仲由!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说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教化便不能兴盛;礼乐教化不兴盛,刑罚就会不准确适度,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其中重复的篇章都删去了,选取了其符合道义的篇章,用于礼义教化。最早叙述的是殷的始祖契、周的始祖后稷,其次叙述的是殷、周两代的兴盛,最后叙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而开篇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关睢》这一篇作为《国风》之始,《鹿鸣》作为《小雅》之始;《文王》作为《大雅》之始;《清庙》作为《颂》之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配乐,以求与《韶》、《武》、《雅》、《颂》这些音乐相和。先王的乐制度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六艺的编修也完成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子贡说:“难道鲁君不能终老于鲁国吗?老师曾说过:礼法丧失便会昏乱,名分丧失便会出现过失。意志丧失了便会昏乱,失去所宜便会出现过错。”由此可见,礼治是强国固家的根本。

三、礼治的要求是不繁缛、有节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锦绣小说】【新铅笔小说】《临安不夜侯》《玄鉴仙族》《天命之上》《高武纪元》《寐姝色》《重开吧!蜘蛛侠!》《天命之上》《阴影帝国

相关小说

军工科技 历史 / 连载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1035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宰相 历史 / 连载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528万字13天前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历史 / 连载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九霄落雪
煌煌华夏,自古多少人杰?杀神白起!军神李靖!霸王项羽!天王冉闵!西府赵王李元霸!天生战神李存孝!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
579万字25天前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1073万字9个月前
长安春 历史 / 连载
长安春
盐放少许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157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