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技术施工人员奋战在工地
2006年4月,建设处副主任兼总工田晋生,在参加完南水北调首个开工项目宝应站工程后来到淮安四站。
建设处常务副主任叶华评价说:
田总干过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转战过不少水利工地。他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以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著称。
2006年6月30日晚,江苏淮北地区开始连降大雨。当时,厂房基坑底板已经浇筑完毕,基坑内外到处是水,直接威胁着底板基坑支护和地连墙安全。
田晋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果断提出处理方案,白天踩着没膝的泥水指挥,深夜还到现场观察处理结果,唯恐有半点闪失。伴随着降雨的全过程,他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为了确保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在2007年年底基本达到通水条件的目标,淮安四站的进水流道等大体积混凝土需要在高温季节浇筑。
为确保浇筑质量,田晋生主动协助河海大学派驻现场的科研人员搜集数据,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优化方案。当时室外温度达37度,浇筑现场温度更高。
浇筑初期,田晋生24小时都在现场,特别是到了夜半三更人们最容易打盹的时候,他依然要到浇筑现场检查夜班浇筑质量。
最终,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防裂技术通过了实践检验,进水流道等此后一直没有发现一处裂缝。
田晋生原来在江苏省水利设计院工作,设计单位改制时已满30年工龄,按照当时的规定应该退休了。
由于田晋生曾在治淮重点项目淮河入海水道等工程中有过突出表现,一些挖人才的单位接踵而至,有家地方上的设计院给出了年薪20万元的优厚待遇。
但田晋生最终选择了收入少、责任重的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他说:“钱多少是个够呀,小孩也上班了,够花就行了。”
田晋生是个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对工资、奖金从不提要求。
在评选先进工作者时,田晋生再三举荐年轻人,但在无记名投票时还是名列榜首。
大家说:“田总当之无愧,选他我们服气。”
建设处工程科副科长沈朝晖原来是江苏水源公司工程部技术安全科科长,2005年8月被派遣来到南水北调淮安四站工地。
为实现直接参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愿望,沈朝晖主动要求到第一线锻炼。他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计划和支付等工作,每一件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在新技术攻关和推广中,沈朝晖是与河海大学等单位的具体联系人,承担着繁重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反馈等工作。施工中,沈朝晖奔波于各个标段之间,做了大量协调、衔接工作。
在支付工作中,沈朝晖严格按照合同办事,无论是设备厂家还是原材料供应商,哪怕是几十元、几百元的疑问都不放过,总要弄个清清楚楚才行。
在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上报工程进度计划时,沈朝晖总要根据实际动态如实进行修正和调整。
此外,沈朝晖还承担水源公司交代的编写《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牵头组织工作。
为了熟悉泵站建设全过程,沈朝晖每天还几次下工地,特别是在集中浇筑的日子里,就是夜间也要坚守在现场,决不放弃每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流水回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