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
玉簪林籁拾妖书
在离小余木屋不远的地方,正是妖域与人界的交接之处。而在这阴阳交割、九行殊异的交界线上,浮走着一座名唤“云谣”的奇山。这“云谣山”之所以称得上奇山,主要是因为整座大山竟然坐落于一片巨大的浮云之上。高天流云,经行天地,这座大山便随着浮云在人界与妖域之间若隐若现,飘渺不定。因而在人世之中,便流传了许多有关“云谣山”的传说:有人说这是座“仙山”,是太上老君的人间别业,山里藏着长生不老药,只有有缘之人才能够得到;也有人说,这是一座“幽魂山”,上面住满了不愿发往地府的幽魂,来到山上躲避黑白无常的追拿;还有人说,这是人界与妖域的“接驳车”,有些猎妖师就是通过这座用云山做伪装的“接驳车”,悄悄向妖域的“人皮货栈”贩卖人皮……
传言很多,然而妖族们都知道,这“云谣山”却是“狐黄白柳灰蝠袁”七大妖族之“白氏猬族”的属地。在妖域刚成气候,众妖选择属地之时,“云谣山”因为毗邻人界,受烟火相扰,而为诸妖所弃。然而“白氏妖族”却十分乐意在此繁衍修行,只因这“云谣山”地理位置特殊,生有许多别处寻不见的奇花异草。而将这些花草入药,则往往具有普通草药难以实现的奇效,这对于世代悬壶济世的“白氏家族”来说,“云谣山”实为求之不得的“药山宝地”。
而在诸多奇花异草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瑶草”。这“瑶草”,又名“两生草”、“回春草”,生长于“云谣山”的烟云之上,由一条“琪花青龙”日夜精心侍弄,耕烟而种,施雨灌沐,朝朝暮暮,不辞劳苦。你道那“琪花青龙”为何如此上心?一方面是因那“瑶草”极其珍稀,三界之中仅“云谣山”才有,而且“瑶草”三百年出苗,三百年开化,三百年结籽,整座“云谣山”近千年也才能结出那么一两粒“瑶草仙籽”,所得极为珍贵。另一方面,由于“瑶草”仙效超凡,虽然品级上比不得瑶池蟠桃园中九千年一熟的仙桃,但胜在仙效迅速,能使得服药者多生出一支命脉。所谓“神仙吃了可以飞升修行境界,凡人吃了能与日月同庚,妖族吃了可以立化人形、增长修为”。正因此殊异,“瑶草”垂得太上老君的十分青睐,成为老君炼制长生仙丹时必不可少的一味仙药。“琪花青龙”也因为瑶草一事,平素里受到老君不少照拂,故而在侍弄瑶草上面格外精心。
猬族大多通得医术,起先钟情于这一山“云谣仙草”的猬族也并非只有“白氏猬族”。出于瑶草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太上老君最终着令猬中“端正贤德”的“白氏猬族”作为守山之猬,并施以恩惠,令白氏猬族享有许多特权,以便“云谣山”能够定时为其上贡“瑶草”及其他仙草,供其炼丹之需。
而那白氏一族,自打定居“云谣山”之后,便越发兴盛起来,逐渐成为“猬族”中的望族,子孙颇盛。如今当家主事的是一只“千岁灵猬”,被称为“白阿嬷”。猬族寿命不比狐族,上百岁的猬精已不寻常,千岁猬精更是难寻。据《劫夭录·猬经》载:“猬生而灵慧,能懂人语。五十岁可效人言,百岁得人身。性温良,不善争执。三岁通医理,十岁医鸟兽,百岁可疗妖,千岁人界、妖界无所不医。”而这位“白阿嬷”,妖龄四千两百三十二岁,实为“猬族”之中难得一见的高寿修仙者。
因为早些年的妖族血战,白家阿公早早仙逝,留得白阿嬷和十六个子女。这十六个子女又生子、生孙一百二十八口,再算上族内族外六百多口,如今,白氏一族已有八百二十一位成员,十八代族辈。猬族生慧较早,故而很小的时候,便要学习各种医术。在白氏家族中,十二代至十八代的“晚辈”猬族,要跟随族中“大先生”学医,每日“林溪唱讲”,杏林留芳,将那山中的悠悠岁月过得清雅而充实。其他辈分修为较高的猬族,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各行修习,或钻研道法,或精进医术,朝暮云霞,勤勤恳恳。而那白阿嬷虽然年事已高,但却十分疼惜后生晚辈,时常亲自在溪边教授小辈医术医礼,孜孜不倦,从无怨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