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淞沪会战》最新章节。
治军有方育劲旅
张自忠曾任学兵团团长,富有军事教育经验,任军官学校校长自然轻车熟路,十分内行。
张自忠的军官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多种优秀品质,能够胜任各级基层工作的军事指挥员。这与他自身的军事才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张自忠追随冯玉祥多年,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因此其治军基本取法于冯玉祥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发展。他一开始接触冯玉祥,就接触了冯玉祥亲自主持制定的《爱民十事》、《爱国精神三十条》等爱国爱民条款。这些条规详尽具体,通俗生动,富有特色。北京政变后,冯玉祥曾下令所有官兵戴臂章,上书“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10个字,这与张自忠的政治思想完全合拍。因此他完全彻底地接受了这个著名的口号,并以此做为治军宗旨,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每到一处,张自忠除训练官兵外,还要带领他们帮助驻地耕种、收割、扫街、植树等,力求每驻一处为福一方。
张自忠自投奔冯玉祥后,历任各级军官,并以相当精力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显示了突出的治军才能,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训练有素、善打硬仗的部队,并培养了上千名中下级军官。这些青年军官遍布西北军各部队,成为各部的中坚力量。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张自忠的治军和练兵在西北军已颇著声誉,为人称道。
1929年初,蒋介石举办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军风军纪考察,第一师长刘峙任检查团团长。刘峙在最后的讲评中深有感触地说:“二十五师虽是全国第一,它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学习,但有两个方面却是我们学不了的:第一,二十五师师官兵服装全师一致,上至师长,下至伙马夫,服装一律相同,每个战斗兵,面色都一致;第二,我来看这个部队,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到12点,没有看到一个动的和讲话的,这种纪律,生平仅见。”
张自忠训练学员,首重“坚”字,“苦”字。一种练法,叫做“热练三伏”,即在三伏天的中午11点到2点之间,进行行军,体操等技术,演习经常举行行军比赛,以连、排为单位,每人全副武装,负重三、四十斤,不穿鞋,往返40里,以整队迅速到达者为胜。北方的暑天炎热而又干燥,一望无垠的黄土平原,只有遍地的野蒺藜和漫天的尘土。头顶着火一样的太阳,脚踏着热锅一样的地皮,人人都热得伸着脖子喘不上气来,出发之前,他照例说一段简短鼓励话,然后带头出发。他个子大,步子阔,走不多时,就能把部队丢在后面很远。其实这时候他作为长官完全可以骑马殿后,但他却总是把马匹让给掉队的伤病员。有时他走在队伍前面,回头看见有人唉声叹气,一步一个踉跄,知道他们是因为脚上打起了血泡,嫌疼、嫌苦,于是他便停下来,半鼓励半训斥地说:“当兵不是作老爷小姐,忍受痛苦、战胜困难是我们的本份。在战场上受了伤也不能退却,该退时不能走也得走,起几个血泡,总比受伤要轻松得多,为什么就受不了?”他把自己的脚抬起来给大家看,接着说:“这水泡其实也很好治,你们看,”他说着,两脚便在地上连跺带搓,地上的尘土立刻红了一小片,又粘到脚上。“……这样可以消毒,不会溃烂的。”说完,他又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学员们深为惊讶、惭愧、感动,顿时精神抖擞跟上前去。
另一种练法叫“冷练三九”。冬天降临,张自忠会突然命令全体官兵操场集合,携带全副武装,赤手赤脚,将棉裤挽在膝盖上,踏雪行军几十里。这种训练,张自忠也总是走在最前边。
腊月里的一天,天寒地冻,平地积雪两尺多厚。张校长下令:“明早六时在大操场集合。官长、士兵和学生一律全副武装,将棉裤卷在膝上,不准戴手套。”雪,仍在下着,寒风裹着鹅毛大的雪片吹到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领子里。脚踏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当大家跑步来到操场的时候,张校长早已赤脚站在大雪的讲台上了。他作了一个简短的训话,检查了人数和服装,就出发了。校长挺胸走在队伍前面,在他走过去的白雪上学兵们发现有殷红的血迹。队伍沿着他的足迹,不顾一切地加速前进。行军三十余里,终于到达了终点。讲评的时候,学兵们看到校长的脚还在流血。
张自忠练兵特别注重夜间教育,经常选择一个没月光的漆黑夜晚,官兵正在酣睡时,吹响紧急集合号,规定起床不准点灯,一切行动用白旗指挥,时间限在一刻钟之内。到集合场的时间是按跑步每分钟170步的速度,距离是预先测量好的,集合后,首先检查服装和人数,装束整齐,行动肃静、迅速、正确和人数不缺少的,赏。武装不全,行动嘈杂、迟慢和人员不齐的,惩。夜间演习水平射击,还进行对抗演习。所以在抗战中,他指挥作战,多采用夜袭的办法。
张自忠搞训练,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士兵最好的楷模。
针对士兵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西北军的爱国爱民教育通常采用通俗的形式,效果非常好。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清晨的“朝会”。驻兵开封时,二十五师官兵和军官学校学员每天清晨都要跑步训练到南门外的“演武厅”大操场举行朝会。这时,张自忠便大步流星登上指挥台,高声喝问:
“你们的父母是什么人?”
众答:“老百姓。”
“你们的兄弟姐妹是什么人?”
众答:“老百姓!”
“你们参军、入学前是什么人?”
众答:“老百姓”。
“那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老百姓?”
众答:“应该!”
仪式完毕,官长开始训练,然后训练课开始。
军官学校里绝对禁止烟、酒、嫖、赌,纪律十分严明。他常对部属们讲:“无银钱、无保举尚属小事,切不可因烟、酒而坏身体,因嫖赌而坏品行。”有一次正在上课,张自忠突然临时检查,在一个学员口袋里搜出半截烟。张自忠立即罚他吞下去,那个学员活生生地把烟头嚼碎,一丝不苟地咽了下去。
他对军官的约束也非常严厉,失职或违纪者同样难逃惩罚。在军官学校的一次朝会上,张自忠因对训练极为不满,一时火起,当场喝令两个队长原地跪下,然后拎起军棍走到第一大队张大队长跟前,喝叫他:“趴下!”张大队长乖乖地趴在地上。只见张自忠抡起军棍朝着张大队长屁股狠打一阵,随即来到第二大队刘队长跟前,同样命他趴下,可是这位刘大队长十分乖巧,他突然拔腿跑开,跑出好远,然后面对张自忠跪下来,总算逃避了一顿军棍之苦。这是张自忠体罚军官的一个典型场景。
关于违纪处罚的问题,西北军与其他旧军队一样,仍保留了肉体惩罚的旧习。
张自忠对学员确实很严格,但学员们并不把他当作一尊凶神。因为他们早就摸出了规律,只要你严以律己,出色完成训练和学习任务,他一向严肃的脸上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西北军士兵几乎全部招自乡村,绝大多数为文盲,这对于实施系统有效的军政教育训练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而,张自忠非常重视士兵的文化教育。他的方法有三条:第一,让士兵们先学会自身最切需的简单字;第二,每个字都要从三个方面掌握:读音、字义、笔法;第三,组织考核,增进竞争心,成绩太差者不予提拔。他要求士兵一天至少认识一个字,3年内至少认一千个字,达到会写白话家信的水平。上完了认字课,再让士兵们学习程度深一些的《军人读本》、《军人宝鉴》、《军人教育》、《军人精神》等等。西北军的士兵是通过一步步地学习文化,提高素质,然后晋升为军官的。
学习文化,这不但提高了军队整体的素质,最重要的是也使士兵们的自身得到了修炼。
张自忠虽是富家子弟,在他的身上却没有体现一丝的奢侈、浮化。他一贯提倡朴实勤俭,生活中他也一直是在从我做起,按照朴实,勤俭的标准来影响和塑造他的官兵和学员的。一次他看到一位教导队长未穿军鞋,穿着呢鞋,便斥责说:“军中不准有俏皮样子,罚你立正!”还有一次,阅兵时他发现一个战士穿了一双灰色袜子,而未穿黑色袜子,他十分生气地说:“在这样的场合,你竟敢违反军纪?”说罢,即命军法处将那个战士扣押了几日,并罚该旅旅长立正两小时。
张自忠认为,对于军人来说,战时最不可饶恕的便是贪生怕死。而违抗军令,“喝兵血”最为可恶,吃空额是军官贪污的重要途径,冒领军费,金额吞为己有。有一次卫生检查中,检查组在军需处的箱子中有一小袋私刻的粮行印章。张自忠一看便知其中奥妙,大骂该营营长申乐成:“你这混蛋克扣哑巴兄弟的口粮作假报销,看我扒了你的皮?”当即令军法处责打200军棍,撤职镣押,永不录用。后来,又发现了位营长帐目不清,侵吞士兵的存款,张自忠极为震怒,集合全师干部训话。只见他双手叉腰,目光灼灼,气势逼人,大声训斥那位营长说:“你这种恶劣的行为,是军中的败类,团体的蟊贼,害群之马……看我扒了你的皮!”说着,亲自抡起军棍狠狠地打了他200军棍,直打得皮开肉绽。打完了,还觉得不解气,又痛斥说:“钱是王八蛋。见了钱你连亲爹都不要了!你今天喝兵的血,明天兵就要吃你的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荔芳文学】地址:lfwx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