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

雄心不泯闯天下

《淞沪会战》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雄心不泯闯天下

1891年8月11日,清晨一起床,张家上上下下的佣人都显得有些紧张,脚步匆匆。上午8时,一个落地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村庄特有的宁静,一张张绷紧的脸庞都变得轻松起来,每个人的眉宇间都罩上了一层喜气,女主人冯夫人生下了她的第4个儿子——张自忠。

1897年,6岁的自忠入私塾就读。三年后,其父张树桂前往江苏省赣榆县青口就任巡检,负责治安。上任时,他把冯夫人和自忠、七子自明也带了去。

到了赣榆以后,他为小兄弟俩请了位家教先生,督促他们读书。小自忠自小就生性聪明,寡言少语,却好动,顽皮,玩心很大,常带着弟弟跟先生捣乱。

1905年,张树桂因执法有道,勤廉爱民,忠于职守,政绩卓越,晋升为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自忠年届十五,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赣榆知县的县衙深宅大院已关不住生性好动的自忠,一得空,他就溜出去,四处转悠。

一天,他跑到街上闲逛,忽见一个无赖在欺侮一个卖菜的老头。他二话没说,冲过去对准无赖就是一拳,随后两人便扭打起来。自忠虽年少,却身高力大,那无赖见不是对手只得服输,给老者认了错,自忠这才放过了他。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不安心学习,耽心他在此惹事生非,便捎信让老四自严前来把自忠领回临清。这也正符合了自忠的心意,呆在县衙内,处处都要受到管制,回到临清以后,自然就会自由很多,所以自忠很高兴地告别了父亲。

未曾想,自忠回临清后不久就传来噩耗,父亲因暴病卒于任上,享年仅有58岁。父亲病故,全家悲恸,自忠更是难抑悲痛,父亲的突然病逝,使他十分自责,他后悔在县衙时未能认真听取父亲的教诲,更为没能好好孝敬父亲而难过。

张树桂死后,冯夫人就成了一家之主,她虽没有念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章法,很受子女和乡亲们尊敬。每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心地善良的冯夫人总是慷慨地拿出粮食、棉布接济贫穷的乡亲们,深得乡民爱戴。由于父亲早逝,实际上张自忠的成长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大一些。

自赣榆返回临清后,冯夫人让他继续在村里读私塾,在塾里,他仍旧很调皮,不怎么安心学习。这时,他玩耍的花样更多了,先学骑驴,以后又学会了骑马,时常跟随青年们出去打猎。他从这种勇敢、冒险的活动中找到了乐趣,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家。

慷慨仗义、同情弱者是张自忠在少年时代即显露出来的性格特征。据唐园的乡亲们回忆,有时他与伙伴们赌钱玩,每次都一定要赢,但赢了穷人的钱,他一文不要,若是富家子弟则毫不客气,一文不能少。本家族弟张自遂在村里开了一点心铺,一次张自忠同自遂等人在点心铺赌钱,自遂输得没钱了,只好以点心抵帐,自忠就把赢来的点心端到街上,请大家共享。

1907年,他刚17岁,长得一副典型北方青年男儿汉的伟岸身体,方正的额头,浓眉乌黑的双眼,流露出炯炯神采。就在这一年,张自忠由母亲作主,与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李敏慧结了婚。李敏慧年时17岁,家在教场村,她没有读过书,平素沉静寡言,十分贤慧。

结婚,使张自忠逐步变得成熟起来,他突然觉得,自己已进入另外一种生命阶段,也增加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他收起了顽劣的玩心,开始用心地读起书来。1908年,他考入临清高等小学堂,学堂里教授的仍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旧学”,只不过较私塾更为系统罢了。可以说,张自忠从懂事起,父亲和学校就都毫无二致地向他灌输孔孟之道,因此,忠、孝、仁、义的旧道德自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扎下了根。学习之余,他不止一次地阅读了《三国演义》、《说唐》、《精忠说岳传》等书,关云长、秦琼等的浩然之气、忠义侠行令他心驰神往,由衷敬慕。

1910年夏天,张自忠从临清高等小学堂毕业了,同年,19岁的他也做了父亲,李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廉珍。至此,他的少年时代结束了。

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

1911年冬天,张自忠考入了天津法政学堂,他正式步入了青年时代。法政学堂很正规,学习条件也不错。与临清相比,天津就显得繁华多了,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鲜。特别是学校中的进步思想和革命气氛尤其令他兴奋。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

张自忠的少年时代,外有帝国主义侵扰不休,内有清朝政府的腐败统治和继后的军阀割据混战,国家民族极度动荡不安。而那些进步思想无疑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头脑中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当时的形势是,武昌起义如火如荼,轰轰烈烈,这种大局势也使他兴奋难捺,沸腾的热血已不容许他安坐学堂里死读书,他要亲自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浪潮中去。他径自来到济南,转入山东省政法专科学校,秘密加入同盟会,由一名青年学生变为一名革命党人。

就在这个时期,张自忠产生了投笔从戎的念头。1914年暑假回家,他就从军一事与母亲商谈,冯老太太头脑中仍存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旧观念,自然不允。张自忠不厌其烦地与母亲讲革命形势,讲大道理,又请五舅出面说情。冯老太太见儿子主意已定,阻拦不住,只好答应。

在当时,从军乃是穷人子弟混饭糊口寻求出路的一个不得已的办法。那么,家境优裕、正在读书的张自忠何以如此坚决地要当兵呢?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弃学从军的想法首先根源于他对当时革命形势的认识。要挽救民族之危,仅靠坐在学堂里埋头苦读或四处奔走呼号,鼓吹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有取胜的希望。另外,选择从军的道路,也与张自忠对自己的认识有关。他体魄强健,雄心勃勃,浑身上下洋溢着英武刚毅之气。这种性格气质显然更适合于当兵,而不是做学问,投笔从戎的选择成为张自忠一生成功的起点。不过,对他来说,九年的读书生活并没有白费,尤其是学习法律的经历对于他后来的治军大有裨益。

张自忠将要投奔的是驻奉天的北洋陆军第二十师。

二十师中有不少是山东籍官兵。张自忠投奔的正是临清同乡,第三十九师八十七团团长车震。

1914年夏末,张自忠与约好的6个临清同乡结伴而行,赴新民县投奔车震。车团长得知他们是富家子弟,怕他们受不了部队里的辛苦,劝其回去继续求学。张自忠他们怀着一腔热血前来投奔,无论如何不肯回去,车震只好收留了他们。此时正值军田麦熟,他们几人便同士兵一道下田割麦。这些富家子弟哪里干过这种活,两天下来就腰酸腿痛,双手打泡。做着军官梦的这几位年青人大失所望,麦子尚未收完,就纷纷要求退役,只有张自忠一人不动声色。他用尖头的细木棍挑破了打在双手上的血泡,两只手紧紧地握成拳头,也握出了一个军人所具备的坚毅和不屈的意志。车震把他叫来,车团长这才正式替他补了个副兵的缺。张自忠从此成为一名正式的士兵。

到了冬季,关外气候严寒,野外训练和劳动更为艰苦。车震又几次规劝张自忠回家求学,另寻出路,但张自忠笃信不吃苦难以成大器,因此不改初衷,咬牙坚持下来。1915年12月,张自忠被车震调升为师部参谋。

护国军的讨伐袁世凯行动得到了各省尤其是南方各省的普遍支持。1916年6月,湖南护国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率部进攻长沙,汤芗铭只身逃逸。车震部孤军无援,加之人心浮动,很快被击溃。车震见全军覆没,心灰意冷,遂返回临清,解甲归田。张自忠囊空如洗,一路流浪北返,有幸得到几位同乡的资助,总算返回了家乡。

初次投军历时两年,就这样惨淡地结束了,对张自忠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是,一时的挫折,毁不掉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张自忠雄心不泯,仍执意参军,再闯天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其他 / 连载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33万字4个月前
晋末长剑 其他 / 连载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374万字18天前
我!清理员! 其他 / 连载
我!清理员!
鱼狱圄
“拿好,这是你这周的薪水。”抬手递了个小袋子过来后,桌后面翘着二郎腿的女人随手在小本子上勾了一下,随即头也不抬地挥手撵人道:“记得自己去报一下税……下一个!”“等等!”把小袋子里的钱币倒出来后,看着掌心八枚大的一枚小的,总共九枚脏兮兮的硬币,李昂不由得震惊地瞪大了双眼,恨不能当场扑过去和她决一死战。“该死的!我这周二才刚击退了妄图侵蚀世界的邪神!你个混蛋居然连救世主的工资也要扣?”
298万字13天前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其他 / 连载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爱吃咸鱼的老虎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
210万字1个月前
天命之上 其他 / 连载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94万字3个月前
小玲建军 其他 / 全本
小玲建军
空中云点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9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