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好友作序
孤独的行路者
他怀里藏有四尺雪,历烈火燃烧,
结晶成向晚的青鸟,翻身入云……
我与小强相识是在2009年。那时的我们才刚刚步入大学,心中对大学生活及未来都充满着无限的期盼。转眼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再回想起曾经共同走过的那段时光,心中亦不乏感动。如果有人问我,在众多的朋友当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那么毫无疑问,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小强。
如今的小强拥有多重身份:环球旅行达人、英文导游、小强环球工作室创始人、青旅青空联合创始人、《间隔年在新西兰》新书作者……不仅如此,他还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全国几十所高校举办了上百场的旅行与创业分享会。小强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很多人看到了他在人群中的侃侃而谈,光鲜靓丽,却鲜有人能体会到他在背后所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坚韧与努力。作为好友,我更是见证了他跨出每一步时,那非同一般的胆识与魄力。
他,是一座城池。
往事如烟,岁月流沙。大学时代的小强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磕碜,当然现在也是如此。他说着一口有着浓重乡土口音的普通话,让你断想这人肯定是从哪个山疙瘩里走出来的,没见过世面。小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外在形象大不如人而感到自卑,举手投足间,目光交错时,都透露着一种踌躇满志的强大气息。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颇有张力的性格,使得他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如鱼得水。
有人说男人的长相与才华是成反比的,这句话在小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是挽狂澜于既倒的文学社社长,让风雨飘摇的文学社脱胎换骨,重焕生机;他是独树一帜的华豫之家创始人,公益救助,扶危济贫,使其成为众多社团组织中的一股清流;他还是风雨无阻户外俱乐部的砥柱中流,在课余时间组织大大小小户外活动几十次,率领学生行走在山川水墨之间,浪迹于草林田垄之野。
三年如一日地忙碌,小强逐渐从一个愣头青成长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也深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赏识。很少有人了解小强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他不断地强迫着自己,在无数个夜晚的徘徊与挣扎中思考着摆在他面前的一道又一道难题。他的蜕变,是水道渠成的。毕业前夕,小强举办了学校有史以来的首次个人专场毕业典礼,回顾了整个大学历程。在我看来,他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无数个困境才使得他百炼成钢。他俯身躬行,用无悔的誓言告诉你,青春,还可以活成这般模样!
他,是一座孤岛。
很多人将青春埋葬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而小强的精彩故事,在他迈出大学校门之后才真正地开始。他天生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事情也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你很难想象一个连一句英文都不会讲的人,竟然有勇气去美国实习,也不敢想象一个从来没有骑行经验的人21天单骑走完川藏线。当我们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时,小强总能够独辟蹊径,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别样天地。他不屑与谁同行,因为没有人能跟上他的步伐,也没有多少人能承受他所受的苦。他常常说自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历尽千般磨难,依旧能笑看风月。
后来,小强又独自一人去了新西兰,开启了他梦幻般的打工旅行。正如他的著作《间隔年在新西兰》自序中所说的,旅行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但它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在新西兰这个自由的国度里,小强找到了他自己的诗与远方。异国他乡的生活自是相当不易,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工头的拖欠工资……种种困境并没有令他退后半步,他反而无比享受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足迹遍布在大半个新西兰岛。
小强说自己是一名“行者”,他的使命就是一直在路上,看遍世间的风景,触摸更广阔的天地。在我看来,他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背包客。他说,“旅行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投资”,带着投资的理念上路,你会在旅行中收获更多;他还说,“精神比梦想更为重要”,人的梦想遥远而善变,但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你便会在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行者小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