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spanclass="content-word-small"第五十二节:/span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就战略意义上来说,怀庆值得太平军花大力气攻打,因为一旦打下来好处实在是太大了,像打下武汉一样,将是不世之功。
打下怀庆后,沿着运河顺江而下,说不定北京就会变成第二个南京。
如果怀庆之战真的成功了,大清的老巢也早就被端掉了。
因为怀庆的诱惑太大,所以太平军顿兵城下,白白浪费了两个月的大好光阴。
怀庆一战不仅消耗了太平军北伐军的大量物质,更重要的是消耗了两个月的时间。
太平军北伐的目的就在于速战速决,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需要在冬季到来之前打下北京城。
而这两个月的时间,使得北伐军进入北方的时间推迟,到后来北伐军最远攻到天津郊外的时候,天气已经进入冬季。
对于主力人员主要来自两广地区的北伐军来说,进入冬季就仿佛二战时期的德军进入冬季的俄罗斯,就是场灾难。
可以说北伐军的命运,和二战时期进入俄国的德军形势大同小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怀庆之战失败之后,太平军不得不放弃水路走大运河的战略,避实就虚,避开怀庆城外官军的围追堵截,跳出包围圈,恢复到运动战的节奏上来。
而一旦太平军开始运动战,战斗力又体现了出来。
北伐军一路连战连捷,攻城略地一边打一走,并就地补充粮食。
就这样一支孤军,8月31号从怀庆解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后来只剩1万多人的情况下,到10月29号,居然就真的打到了天津郊外的静海区和西青区。
这中间的过程有点曲折,没有特别大的战斗,我们不去深扒,记住北伐军两个月的时间就真的打到天津就好了。
天津的朋友都知道,静海区和西青区距离天津主城有多近,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公里的样子,也就一脚油门的事。
而天津距离北京的距离大家也知道,在今天也就是100多公里,一个小时的车程,放在当年也就是三两天的事。
这样的一支孤军,这样的补给情况,在几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居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北伐军逼近天津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动。
整个大清公司的董事会乱成了一锅粥。
董事长咸丰帝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