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美国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舰船概述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1914年开始动工建造,相对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设计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动力装置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蒸汽轮机直接驱动两台发电机为四台推进电动机供电,经济性更好,操纵性更灵活,动力系统虽然有改进,但航速提高有限,试航时航速22节。
该级战舰新设计的“飞剪”型舰艏,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其主炮口径与宾夕法尼亚级相同,采用50倍口径身管,射程也相应增加。副炮安装在露天甲板以上。增加水平甲板的装甲防护和内部防护。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同级舰三艘:新墨西哥号、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三十年代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笼式主桅,改装塔式舰桥,并拆除部分副炮,在甲板之上加装单装防空火炮。
各舰概况
“新墨西哥”号
1918年服役。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为己方运输船队护航。1934年10月“新墨西哥”号加入太平洋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12月6日到1941年5月20日“新墨西哥”号的母港设在珍珠港。6月16日,进入大西洋驻诺福克,进行中立国巡逻。珍珠港事件后,“新墨西哥”号奉命返回西海岸。1942年8月1日从旧金山出发驶入夏威夷。
1942年12月6日和1943年3月22日,“新墨西哥”号进行现代化化改装。1943年5月~8月,“新墨西哥”号参加了阿留申群岛作战。10月,返回珍珠港进行更换受损的炮管,并加装了防空火炮。1944年1月12日参加炮击马绍尔群岛作战。
1944年6月14日和6月16日,炮击塞班和关岛,在6月18日用防空火力击退日本飞机的攻击。1944年10月,“新墨西哥”号因进行例行检修并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11月22日,“新墨西哥”号到达莱特湾,为进攻马尼拉的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
1945年1月6日,“新墨西哥”号受到日本自杀飞机攻击,飞机撞入舰桥,包括船长在内的29名船员阵亡,87名船员受伤。经过在珍珠港修理后,于1945年4月,参加了冲绳岛登陆战役。
17日炮击日本阵地。5月11日,用舰炮击沉了5艘向“新墨西哥”号发动自杀攻击的小船。第二日,“新墨西哥”号第二次被日本自杀飞机攻击,引起火灾,一个小时后,大火基本得到控制,这次袭击并没破坏舰身的基本结构,54名船员阵亡和119名船员负伤。
28日,“新墨西哥”号驶入莱特湾进行修理。修理后,参加了炮击日本本土作战。9月2日,日本投降后,“新墨西哥”号驶入东京湾。战后运送军队返回美国西岸,并在1946年7月编入后备役。1947年2月25日被海军除名;1947年10月13日出售拆毁。
“密西西比”号
1917年服役。1919年1月3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加勒比海巡航。7月19日,加入太平洋舰队,多数进行巡逻、训练,参加舰队演习。
1931年“密西西比”号进行现代化改装。1934年10月24日通过巴拿马运河,加入大西洋舰队。1941年6月16日回到诺福克,主要在大西洋巡逻和护航任务。1941年9月28日开始从冰岛到英国的航线的护航任务。珍珠港事件后,“密西西比”号离开冰岛,加入太平洋舰队。
1942年12月6日到1943年2月,“密西西比”号进行现代化改装。1943年3月2日,“密西西比”号护送运输船队到斐济岛。同年11月20日炮击日本占领的岛屿时,B炮塔发射了爆炸,43名船员死亡。1944年1月31日经过修理后,“密西西比”号参加马绍尔群岛作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