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飞出地球几千年,这既得益于空间技术的突破,也得益于能源技术的进展。
在人类蜗居地球的时代,这两样技术曾被认为是科技的天花板。多少科学家认为人类最终的宿命就是在地球上消亡,只因为一些基础科学的桎梏。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或许和恐龙没什么两样:经历过无与伦比的繁盛,但最终敌不过残酷物理世界的偶然。
是的,既然人类的存在是一个偶然,那么人类的消亡呢?
那曾是一段十分暗淡的历史,地球资源日渐枯竭,人类无法获得能源,也无法寻找其他的家园,只能在地球上苟且偷生。
人类的存在真的只是个概率问题吗?
就在地球人无望的时候,曲率引擎技术和可控核聚变技术却突然有了突破,从此能源和星际旅行不再是地球人的枷锁,人类获得了解放,一只脚踏进了第二类文明的门槛。
今天,地球人类已经雄据银河系的一条悬臂,各种技术蓬勃发展,甚至可以改造一颗颗原生星球,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笼罩在人类的上方。
与可控核聚变技术同属于人类希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什么一直没有突破?
茨坦因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也对这个问题研究过,无论是神经模拟的办法还是,都不能真正的实现人工智能,顶多是能做成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程序而已。
而一度特别火爆的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传言和警示,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人忘却。
现在茨坦因却告诉林介他找到了人工智能缺掉的一环,让林介也不能冷静。
“茨坦因教授,您是说强人工智能?”
“对,真正的人工智能,有自主思维的人工智能。”
“是因为癔石?”
“我偶然发现癔石能放出无规律微弱的电刺激,而这种电刺激可以充当人工智能模拟过程中的变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