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九八三年的春透着一股清凉,一场雨过后,青龙县城雾蒙蒙的一片,像只迷离的小船。
小雨还在继续,县委全体成员在县政府大院的会议室筹划着事关青龙县未来的一件大事。会议由县长谭德主持,下面分坐的是县委书记赵长山以及各部门分管领导。
谭德的面部表情很不好,上了色的茶缸丝丝的冒着热气,虽然书记在下面坐着,但熟悉青龙县政府的人都知道,谭德性格强硬,作风利索,很多时候,搞得赵长山不得不成了摆设。倒不是说谭德行一言堂,就是那个脾气啊,在他下面的同志,哪一个不怕他。
“都看到了,说说吧。”
谭德将报纸拍到桌上,两手抱着肚子,眼睛扫着下面的那双双眼睛。
“好事情啊,深圳消化能力强啊,大家看看,四十家建筑公司,又是技术工,又是管理人员,还有工程兵,都跑深圳搞建设去了。”县革委会主任首先发言,打破僵局。
“真是奇迹呐,这是典型的人口大迁移,据说这两年去深圳的人达到了数十万,大家说说,是不是奇迹。”
赵书记不发表言论,果然他是最了解谭德的,那边刚发表完看法,这边便跳了起来。
“你们高兴什么?骄傲什么?看着这么一个消息,你们就没有一点歉疚?你们就坐以待毙?”
计划生育办李潘明一直对谭德就存有个人意见,现在抓住他的话,开始了攻击。
“我认为,咱们现在还有很多同志思想没扭转过来,我们国家现在强大了,人民碗里的粥从稀变稠,人民身上的衣服有了色彩,这个是好事,可偏偏有的干部坐不住,想要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恐怕是要犯错误的。”
“李潘明,想表达什么拿到明面上讲,一个人民干部,说起话来阴阳怪气,像什么样子。”
“谭县长,你不要激动嘛,我说的是有的同志,也没一定说在座的各位嘛。”
“好,既然你不说,那我可说了。李主任,你先不要发表意见,先想想你自己的问题,我给你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希望你重视。”
“我有什么问题,我秉公办事,一心为民,能有什么问题。”
“你这是什么态度,好,我问你,你那儿子怎么回事,你来说说。”
李潘明哪里想到谭德会把问题牵扯到自己儿子身上,一下就沸腾了。
“你不要人身攻击,今天大家都在场,你把事情讲清楚。”
谭德本来想单独跟李潘明解决这个问题,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两个人都骑虎难下了。谭德的眼睛冷冷的,他从兜里掏出一封信。
“这就是你儿子干的好事,一个中学生,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亲手给我邮来这封信。我已经派人下去调查了,情况属实。”
李潘明打开信件,还没等看完,脑门就冒汗了。
“这个畜生,居然做出这等有辱家门的事。”
“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的失败,一个高中生,又到省文工团练过,不找个合适的工作,偏偏跑到派出所。结果呢,滋事闹事,差点搞出人命,还把单位同志挤兑走了。这位同志一怒之下骑走了自行车,他又跑到这位同志老父亲家里要债,逼得这家人都快上吊了。有这样的干部吗,啊?人民群众是亲人,你们呢?社会主义接班人,你们难道就这么做接班人的吗?”
谭德生气过了头,将茶缸重重的摔在地上,闭上眼睛一个字不说。
大家沉默了一阵,他才睁开眼。
“我允许你退出会议,好好处理这件事情,我们挨骂没关系,不能寒了老百姓的心呐。”
李潘明感到颜面扫地,气急败坏的他再没脸面坐在这里,起身离开了。
“下面说说我对报纸的看法。”谭德终于表态了。“各位,我不是说咱们国家不好,发展很好啊,我跟大家的心情一样,我就是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建筑公司不来青龙县,那些技术工人,那些管理人员,为什么偏偏跑去深圳?是因为那里有多好?因为咱们没有发展规划,没有发展项目,缺乏起码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这就是病根,病根不祛除,我们就只能天天喝茶看报纸,看别人家热闹,惭愧不惭愧?国家放开改革,今年是第四个年头,我们的成果在哪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