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弹科技知识(上)》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是一种内含众多大小不一“子弹”的母弹,母弹被投放或发射到目标附近后弹体打开,将子弹在更大区域散布,以达到更大的破坏面积和效果。
据国际机构估计,1965年以后,共有4亿多枚集束炸弹被使用在不同国家,造成数万平民伤亡。美国空军曾经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使用集束炸弹。
因此,禁用集束炸弹国际协定于200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签署。该协定规定禁止使用、研发和生产集束炸弹。该条约在2010年8月1日开始生效。
反对使用集束炸弹的人士和国际组织认为,这是十年来最重要的裁军和人道主义条约,尽管美国等国家没有签署公约,但公约的生效能对拥有集束炸弹却没有签署公约的国家施加压力。
历史沿革
集束炸弹是1899年《海牙第三宣言》中明文禁止使用的“极度残酷”的武器。
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有数万个子炸弹没有爆炸,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时常发生因子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美国政府自己对“沙漠风暴”行动所做的评估报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一些非制导炸弹常常会无法击中目标,并造成连带破坏。有大量的集束炸弹插到地下,有的深达半米,给清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北约军队在科索沃共投放了1392枚集束炸弹,北约认为,有8%~12%的炸弹没有爆炸,而且地面上还留有34744个没有爆炸的小型子炸弹。
2000年9月5日,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呼吁:必须禁止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军事目标使用集束炸弹及其它形式的子母弹。
第一枚集束炸弹首先由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当时经常被称作“蝴蝶炸弹”。它们用来打击民用与军用目标。该技术由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进一步发展。集束炸弹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并且在许多国家成为了标准弹药。在当时,34个国家生产集束炸弹,23个国家使用集束炸弹。1945年,国际社会都同意将广岛与长崎的平民作为集束炸弹的打击目标。当时,85%的美国民众同意进行轰炸,根据问卷调查。如果现在进行这样的问卷调查,情况会截然相反。
美国政府意识到了许多国家与非政府组织表达了对使用集束炸弹的人道主义关注,但是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一个国家有确保其国家及其盟国安全的责任。
最近已经通过采纳的“国防部关于集束炸弹与对平民无意的伤害”的政策很明显地显示出了美国政府理解并接受了进行改变的必要性。美国相信新政策将可以更好地在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与民用设施,同时使拥有与使用这种有用的武器合法化。该政策清楚地显示美国认识到需要尽量降低对平民与民用设施无意的伤害。
集束炸弹的子弹药可以有效打击大量的目标,同时使用它们可以降低美军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美军指挥官更喜欢使用集束炸弹而不是单一弹头炸弹,使用单一弹头炸弹需要更多的弹药量才能达到与集束炸弹相同的效果。
尽管集束炸弹在作战中可能对平民造成无意的伤害,但程度要小于压制相同目标所需要的单一弹头炸弹造成伤害。单一弹头炸弹可能摧毁整个目标,而集束炸弹将减少对于平民的负面后果,同时仍然可以取得想要的军事效果。
集束炸弹的特点
集束炸弹采用面积覆盖技术,即把大量的小型杀伤弹、破甲炸弹、燃烧炸弹等装在一起投放,可使小型炸弹得到合理的运载,将子弹按着目标毁伤概率的最大期望值,一次或逐次投放到预定的面积上。
集束炸弹投弹后根据定距引信所控制的工作时间,它们可在空中预定高度散开或抛出子弹,当子弹撞击目标时击发引爆,形成一定的散布面积,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和破坏各种技术兵器。使用子母弹箱和集束弹架,使子弹运输更合理,大大提高了轰炸效率。
集束炸弹种类
按照集束的方式不同有两种集束炸弹,一种是捆扎式的,把多颗小炸弹按一定排列捆在一起,挂在机翼或机身下;另一种是弹箱式的,即把许多小炸弹装在一个弹箱内。弹箱又分两种。一次使用的弹箱从飞机上投下后,降至一定高度,在空爆装药作用下解体,抛撒出子炸弹;多次使用的弹箱不投下,子炸弹从弹箱抛出,飞机返航后可于弹箱中重新装弹。
按照构成集束炸弹的小炸弹即子炸弹用途不同,有杀伤子炸弹、反装甲子炸弹、反跑道子炸弹等多种。一颗集束炸弹的子炸弹数,少的几颗,多的几百颗,但是,集束炸弹中众多子炸弹散布到周围后,有百分之三十的子炸弹不能正常爆炸,在爆炸后的几年里会对数平方公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威胁。
主要型号
集束炸弹的型号很多,许多国家的航空兵都有装备,如美国的“石眼2”、法国的“贝卢加”、英国的BL(755型)、德国的“MW1多用途武器”等。美、英、法等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曾使用集束炸弹,攻击大面积目标。
设计原理
集束炸弹容许小规模部队与大规模之敌进行交战,因此集束炸弹被认为是一种效费比较高的武器。许多集束炸弹依赖简单的机械引信。
集束炸弹依靠旋转速率激活子弹药的引信,然后这些子弹药触发目标爆炸,或者在一定时间延迟后爆炸。现在有一种新的传感器引信子弹药,它们具有更好的精确性,大大降低了剩余未爆炸子弹药的数量。这种传感器引信子弹药设计用来打击车辆,而不会产生未爆炸子弹药的危险区域。
当子弹药被正确投送但没有爆炸的时候,它就成为了未爆炸弹药。根据子弹药的不同,一种自毁机制可以使未爆炸弹药子弹药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后安全。一些早期的设计没有自毁功能,这就造成在战场存在未爆炸弹药的危险。未爆炸弹药可能具有杀伤力,也可能不具有杀伤力。
尽管任何未爆炸弹药都是我们不想要的,不具有杀伤力的未爆炸弹药的危险要小一些。具有杀伤力的未爆炸弹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危险,这主要取决于其设计。如果具有杀伤力的未爆炸弹药拥有储存能量的装置,例如没有被释放的弹簧或没有放电的电池,如果移动或处理这些子弹药的话将肯定存在危险。
目前状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