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荔芳文学】地址:lfwx1.cc
国际“自由”号空间站
1984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满怀信心地宣布,美国要在10年内,在太空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大型空间站。这个计划号称20世纪最后的,也是最宏伟的航天工程。计划提出伊始,即引起了全世界航天界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界的瞩目,带动了欧洲和日本等国的载人航天热。
美国打算通过永久性空间站的建造,继60年代载人登月竞赛的胜利和70年代航天飞机研制的成功,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自己强大的科技、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其航天技术的领先地位。
这个后来取名为“自由”号的空间站,就研制发射时间来说,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但从规模上来说却是最大的。它比美国1973年“天空实验室”、前苏联70~80年代的“礼炮”号和现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都大得多,因此功能也比较强。特SU是它将“长留太空,永远不落”,并可与轨道上的空间平台、轨道机动飞行器以及轨道转移飞行器协同工作,互相配合,发展成多功能的综合性空间基地。
里根总统于1984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要求航宇局以80亿美元研制一个永久空间站,力争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的1992年问世,并邀请欧空局、加拿大以及日本参加共同研制和利用国际自由空间站。里根总统把建立第一个永久载人空间站看作是促进美国科学研究、通信、金属制造以及生产地球上不能生产的拯救人类生命药物等的动力。里根总统提出的这一新的空间计划是美国仅次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90年代最大载人空间飞行计划。美宇航局局长亲自出马,频繁地与国际伙伴——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进行4年马拉松式的谈判和争论,时而达成双边谅解备忘录,时丽提出新的要求和意见。美国同欧空局的争执此起彼伏,并因美国国防部在1986年底提出的军用空间站计划,引起伙伴之间极大不满。最后,美国国务脘出面协商,使国防部做出让步,在空间站投入实用两年内不作军用,但坚持进行有限的军用试验,并保留使用空间站的权利。1987年10月,欧空局11个成员国政府代表、加拿大政府部长以及日本科技厅长官代表各自政府,同美国政府代表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一项多国合作研制和利用美国自由空间站协议。此项计划研制费从80亿美元增加到145亿美元,美国承担85亿,制造主站、起居舱、工作舱、实验舱以及一个极平台;欧空局以35亿美元研制哥伦布轨道站、有人照顾的自由飞行器和欧洲极轨道平台(既能与自由空间站对接,也可自主飞行,美国也能利用),欧空局将分担运输费。据美航宇局估计,从1995年中期分批运到轨道上组装,从1996年开始不定期住人飞行,到2000年才永久住人,研制费用共需300亿美元,每年载人费用约20亿美元,到2027年实用费450亿美元,加上研制费和组装费总数达840亿美元。国际自由空间站费用确实惊人。
由于费用不断增加,美国国会要求航宇局重新进行设计,从1988年开始研制,采用“双龙骨”构架,从原版154米缩小到91米,从原重230吨改为135吨。这样一来,和前苏联1986年2月人轨的“和平”号站差不多。主站体中心有9个加压舱,呈四方形,加压舱中间有通道相连,每个加压舱3.65米,直径2米,全部舱由铝制成。美国实验舱与居住舱原长13.6米,现剃、到8.9米,直径4.6米不变,另外两个舱是欧空局“哥伦布”号轨道站和日本实验舱。美国还有两个小后勤舱,长7.3米,一个舱与空间站对接,加一个备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空间站观摹厅》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