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威宁侯

第十六章 密谋(1 / 2)

韦小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宁城说不大,却也不小,陈远一大早起来,继续走家串巷。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回不去现代,得先融入这个时代。

这几天陈远别提多难受,你能想象一个爪机党几天没有手机玩心中那种骚动吗?你能想象,一个高铁几千里,飞机一天全国游。这里却是半天还走不出一个县的难受吗?空气倒是新鲜没得说,可是那些各色各样的美食,调料,要啥缺啥。几天下来,陈远觉得起码瘦了两斤。

至于衣裳,都是纯手工,质量确实不错。不过没有高科技,夏天不透气热死,冬天不保暖冷死,至于把现代的衣物款式设计到大明,算了吧,没有高科技支撑,做不出来,奇怪的服饰还被搞成另类。封建社会,还记得慈禧太后看到火车第一眼吗,他们竟愚昧的把火车当怪物,推下山崖。那还是在几百年的清朝,遑论说大明。

君权至上,儒家至上。

改革,都是要用鲜血去证明的。

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要乱想,否则只会死更快。

这个社会,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社会来适应我们。

陈远到过铁匠铺,里面打农具的师傅光着膀子,叮当作响。到过杂货铺子,里面卖些笄钗簪子、各色杂物,蝴蝶钗,鸳鸯钗,桃心钗,价格便宜,陈远没人可送,浪费了推销的老板半天口水。

到过陶瓷铺子,成列摆放锅碗瓢盆,成色并不怎么样,贵族用的是官窑产品,这些铺子面对的主要是老百姓,能用就行。

油米铺子的生意自然是最好的,一来价格公道,二来人们离不开这些。稍稍打听了一下,基本被李家独揽了。

出了巷子,又去郊区转了一圈,才来到昨天见小郡主的柳树下。

小郡主低着头,双手托腮,望着秦淮河面,神色依旧憔悴。

“哎呀,小郡主,你怎么来这么早?”

郡主回过神来,嗔道:“是你来太晚了。”

“我早上要去学堂嘛。”

“呸,莫来哄我,不知道去哪里瞎晃来。”

“你怎么知——”陈远惊讶。

郡主白了他一眼:“手上拿着奇怪的东西,头上还有草籽,衣袖脱线,我倒好奇你们学校是不是教你们栽花养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仗剑独行斩鬼神》《北宋穿越指南》《阵问长生》《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大清话事人》《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大道之上》《万亿军火之王》《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官人官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战国:开局一块地 历史 / 连载
战国:开局一块地
衣见
开局一块封地,垦田地、修道路、炼钢铁、训精兵。无良公子:“土地、粮食、财货、美女……我全都要!”重生楚国,暴打秦国!
382万字24天前
抗战:从八佰开始 历史 / 连载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747万字6个月前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历史 / 连载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坟土荒草
想我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如今家破人亡还要女扮男装混在一群男人之中……这真是老天对我最大的考验,但是遇到这家伙,简直比老天爷的考验还要考验!套路与反套路,我一个小白兔早晚要被大灰狼吃掉~
45万字一年以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