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慈悲并没能为他的修行加持,相反成了长舌妇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这当中自然少不了高德富妻子的功劳,她扯着脖子像一只不能下蛋而委屈的老母鸭,四处散播着爷爷的谣言,企图用诋毁他人的方式能够让她的儿子重回白云山,而她那个牙尖嘴利的儿媳,无时不炫耀其夫的光荣事迹,岁月的风已经把她吹打成为继承家业的泼妇,这对婆媳也成功的被邻居们称之为鸡鸭组合,但凡有她二人的地方,定会有一番热闹。
那样的时代,愚蠢就像家常便饭,人们单纯的信仰着鬼神,相信无处不在的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和平与灾难,毫无疑问的是,上寨的人把爷爷说成是十恶之徒,遇上大事小事,却都到家中来请,有的人拎着一壶酒,有的人拎着一包糖,有的人拎着一只大公鸡,爷爷三五天的就往外走,他走遍了白云山,走出了白云山。
不知道什么时候,流行为祖宗们迁坟,并名正言顺的称为冲喜。
按道理,迁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祖宗们埋进土里几百年,轻易的把他们请出来,得有个原由,随便的动了风水,也会伤了真气。但人们为了创新,认为是除旧迎新的方式,别人迁我也迁,请最好的风水先生,迁最好的风水宝地,不迁就会穷,就会几辈子都穷,而迁了就能够改变命运,改变子孙后代的运势。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迁坟是谋求更多的财富与吉祥。
事实上,这种无知而劳民伤财的仪式,是从黑水县传来的。
一听名字,黑水县就不是什么好地方,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传统,各有各的端公,鼎盛时期,黑水县有近二十个端公在忙道场,一个月能赚五六百,相当于中等家庭一年的收入。那个时候的端公,比任何的手艺都要吃香,报上名号,穿上法衣,拿上法器,不管念的是什么,总受人欢迎。
和黑水县的端公文德昌相比,爷爷根本算不上是什么角色,文德昌住在县城的一栋大宅院里,前后有十几间,三代同堂,有长工短工十余人,种地几百亩,收有弟子十余人,每月的道场排得满满的,车马出行,法衣加有金边,戴着一块金表,镶着一颗金牙,又称之为金牙端公。
人物不同,道场也不同,黑水县主持一桩仪式,至少也得五十块的利是,遇上大户人家,也有收上百的。一个县有很多个端公,但最出名的是文德昌,自称师承茅山派,拥有诡异的茅山术,并且实施一条龙服务,把仪式弄得花里胡哨,号子改为军乐队,长号小号各四支,军鼓两个,吹着现代的歌曲,有时候还会有模特表演,不过都是三四十岁的女人,领头的是曾在县文工团工作过的一个女人,名叫马春花,也是文德昌门下的媒婆。
在黑水县掀起的旧风,刮进了太平县,刮进了白云山。
“这哪是在成人之美,分明就是在敛财。”
爷爷听闻之后,坐在屋檐下指责,天和地都能看见他的路见不平,但白云山的人们却在张罗着给祖宗们再办一次葬礼。
一天之中,便有三户人家来请爷爷去主事,两家是七月半,一家是七十二十。有人本来想请黑水县的先生,但那边的习俗不同,价格也不同,又怕得罪爷爷,也就免为其难的来请。按照规矩,请先生前是要交订金的,没钱的可以先抱一只大公鸡,或是拿点粮食,但利是少不了,仪式完成先生出门,必须得给。为此,这一天爷爷收到三只大公鸡。
鸡是不能退的,不管先生到不到,这鸡叫作是请神鸡,专门用来拜先生的,即使先生不去,也会说些好话,这对主事的人家而言是一件好事。也有人抱鸡回家的,但过后就流年不利,花了不少钱,人们得了教训,不敢再抱回。
对爷爷而言,收了公鸡就得办事,都是乡里乡亲,给不给利是都要去。为此,他为另一户人家择了日期,这样两家就不会撞日,大小鬼们也能走得开。送走人,谢三嫂气冲冲的来了。
“天成哥,不对头。”
“怎么不对头?”
“那赵家定的期,好像有问题。”
“管他的,别人都定了,就是走个形式。”
“你也搞黑水县的那一套了?”
“什么这一套那一套,我倒是要问你,你来找我干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美食:美食系神豪》《普罗之主》《结婚而已》《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全本久久】《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郎欺》《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墓门祖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