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永辞去所兼各职的消息迅震惊全国。
老百姓并不知道其中生了什么,在完全凭借猜测的传言里,郑永的离职被描述成了戏本里所唱的那样,功劳大的连“皇上”都开始猜忌了。
“中华民族需要千千万万个岳武穆”!
抗战时期最高领袖的这句话现在还清晰在耳,但现在抗战胜利里,那个一直坚持在前线抗战并且创造出无数辉煌的人,却真的成了“岳武穆”。
当然是风波亭里的那个“岳武穆”。
尤其是在郑永呆的时间最长的第三战区,这种反响更为强烈,在某些地区,已经到达了群情激愤的地步。
老百姓眼里的郑永不光能打仗,而且在他担任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军政大权一把抓的时候实实在在的,是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
老百姓的思想有的时候非常单纯,你帮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就拥戴你,不管上面是怎么样子看待你的。
不少受过实惠的百姓,开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想要见到他们的“总指挥”,不为别的什么,就为送点今年刚刚收上来的粮食蔬菜什么的。
可不是吗?要是没有总指挥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已经饿死了
可惜他们无法见到郑永。这也使得流言更加诡异起来。有地人在传说总指挥已经被软禁了。更加斜门地说法是总指挥已经遇害。
一直到郑永派人出来告诉这些百姓。自己还活地好好地。只是一些特殊原因。自己现在必须要一个人呆上一段时候。
这才让百姓放心下来。但总指挥说地“特殊原因”又是什么?是地。总指挥一定有自己无法说出地苦衷吧。
原本最为担心地军队。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平静。尤其是最让人关注地“青年军官卫士团”里地那些军官们。居然一点动静也都没有。
这有些反常了。
甚至在郑永辞职之后。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那些军官有任何不轨举动。立刻以武力解决以绝后患。
但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生一样。
该训练的训练,该调往地方地调往地方,尤其是那些跟随郑永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所统帅的那一些部队,更是一点波澜未起。
他们究竟在那想些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