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刘兴华的眼泪(1 / 2)

步枪打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第一次国民议会举办前,刘兴华便提前召集任命的政府跟军方官员谈话。对于这种一言堂式的任命,虽然也有人表示反对,却也清楚这样的反对是无效的。

争议声最大的,则是对首任总理的任命。原因很简单,任命一个年不过三十的年青总理,在很多人看来都纯属儿戏。那怕不少人知道,宋教仁的政治天赋很强。

可再强,不到三十岁当总理,他真的行吗?

对于这样的争议,刘兴华很直接用自己做例子。做为一国最高元首,他的年龄不也刚好迈进三十大关吗?既然他能当总统,宋教仁为何不能当总理呢?

除了总理的任命,首任议长的人选,也让各方颇显意外。刘兴华在议长的任命,采取一正两副的任命。首任大议长就是张之洞,一个已经退出清廷官场的老人。

而副议长则是蔡元培跟梁启超,这两个在民国同样名气不凡的进步人士,配合张之洞管理议会,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甚至不少人都看的出,张之洞担任正议长,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未来的正议员,应该是从两位副议长中产生。谁能顺利转正,就看他们的能力了!

伴随新政府的重要职务被陆续公布,接到刘兴华正式任命的人,也从刘兴华的任命上看出,刘兴华似乎没想象当中那样任人唯亲。

至少在政府跟议会中,刘兴华并没安排自己的亲信上。实际上,只有刘兴华自己清楚,他在东北培养的政治人才,暂时还不堪大用。

相比在政府官员的任命上,刘兴华给了各方不少的利益均沾。在军队的管理上,刘兴华却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上,没给任何人插手的机会。

根据整合后的部队编制,刘兴华在全国重要的省份,都组建了一个军的陆军。而这些军长,大多都授予中将军衔,也大多由东北军出身的军官担任首任军长。

除此之外,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刘兴华又组建了八大军区。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授予上将军衔。八个司令员中,东北军占了六个。

至于海军司令员,当仁不让由萨镇冰担任。而最高的军队统帅,不容置疑是由刘兴华担任。那怕政府对军队,都没有插手的权利。

在刘兴华看来,只要握住枪杆子,政府这些人也翻不了天去。况且,财政跟司法部门的主官,都是东北籍出身的官员。这意味着,新政府实际还是刘兴华说了算。

政府跟军队主官任命结束,刘兴华在工兵们抓紧修复好的议会大楼,召开了第一次全体议员会议。在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国家跟国旗以及国歌的名字。

根据刘兴华与几位政府主官的商议,新成立的国家名字全称为‘大华夏民主共和*国’。至于国旗,则是采用东北军的红旗为底色,五星居于红旗之上。

对于国旗为何选用这个,刘兴华自然是希望,能让这面融入到他骨子里的国旗,在这个时空再次飘荡起来。可选用他的理由,刘兴华自然还是要一些的。

《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白鹤看书】《任务又失败了》《苟在修真世界》《仗剑独行斩鬼神》【重生小说网】《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全民星海时代》《天命之上》《穿书后成了狼孩》《谍海青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顽贼 历史 / 连载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379万字24天前
抗日之铁血军魂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1202万字8个月前
留里克的崛起 历史 / 连载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1319万字13天前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历史 / 连载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九霄落雪
煌煌华夏,自古多少人杰?杀神白起!军神李靖!霸王项羽!天王冉闵!西府赵王李元霸!天生战神李存孝!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
579万字25天前
秦吏 历史 / 连载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528万字8个月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