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

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么(1 / 2)

《汉阙》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小七是只浑身黑灰色花斑的狸奴,也就是中国狸花猫,它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喵星人,早在春秋战国便开始为人捕鼠了。

这猫主子和两千年后的一样高傲,竟没有搭理任弘,只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踩着小碎步走到边缘,轻盈一跃,又不知跳到哪个缝隙里去了。

任弘笑骂道:“迟早将这不好好捕鼠的狸奴扔出去。”

罗小狗也咬牙切齿:“我早就想将它炖了,只是猫肉不好吃!”

说是这样说,可平日里偷偷将吃食带来给狸奴的,不就是罗小狗这厮么?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喂猫的时候笑得可开心了。

这对猫狗组合,着实有趣。

任弘也没揭穿,继续往前走,一路揭开瓦缸的木盖,里面是未脱壳的粟、黍、麦、菽等粮食,装得满满当当。

汉代五谷中,除了主要为南方产的稻外,悬泉置都齐了,加起来有100多石,折合下来三千公斤,足够一支上百人的使团吃一个月。

任弘最关心其中一种的储量:“我记得上次谷物入仓登记时,徕麦还有不少?”

罗小狗道:“尚有三十石,多得是。”

徕麦便是小麦,虽也是五谷之一,但素来不受中原人待见。

因为麦子表面包覆有一层麸皮,蒸煮粒食的话,十分坚硬粗糙,还容易胀肚子,甚至因为小麦受潮发芽而食物中毒,远不及用粟、稻安全可口。

所以从很早开始,麦子就是穷人的口粮,一些贵族官员,甚至以服丧时吃麦饭为简朴孝顺……

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情况有所转变。

因为宿麦,也就是冬小麦的种植已经成熟,秋天种下,来年夏天收获,可以让青黄不接的穷苦农民缓一口气,不至于闹荒饿死,被认为是救急的好作物。

几十年前,大儒董仲舒还写了一篇《乞上使关中民种麦章》,随后汉武帝让大司农牵头,在关中狠狠普及了小麦的种植。

再加上小麦耐寒的特性,在一位名叫“赵过”的搜粟都尉主持下,新开拓的河西走廊也广泛种植,面积仅次于粟。

即便如此,小麦作为“粗粮”,仍未摆脱五谷最末的地位,在价格上,比其他粮食要低一个档次,比它更便宜的,仅有牲畜也常吃的豆子。

但任弘却偏就喜欢这量大管饱,物美价廉的麦子,拍着装麦的大瓦缸道:

“还请罗厨佐取取5石小麦出来,统统磨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平凡中文网】《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苟在修真世界》《在北宋当陪房》《沧澜道》《文明之万象王座》《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墨墨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历史 / 连载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1074万字18天前
覆汉 历史 / 连载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564万字8个月前
织明 历史 / 连载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533万字10天前
大明流匪 历史 / 连载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1043万字1个月前
明末钢铁大亨 历史 / 连载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320万字一年以前
铁十字 历史 / 全本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630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