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异姓王

第412章 偷枪(1 / 2)

《镇国异姓王》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想起龙朝开国至今被法办的贪官,郑伟默然,显然他也知道,儒学一味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标榜自己的德操,这是过犹不及。

“其后就是文章。”

说起文章,苏越就不禁摇头道:“科举取材,用于治理天下,可你们居然认为靠着那些八股文章考出来的学生就能治理天下?”

“还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们知道怎么打造兵器吗?知道怎么种田吗?知道怎么打造海船吗?”

郑伟一怔后说道:“那不是有工匠和农户吗?要我等何用?”

汉仪已经听出了苏越一番话的意思,所以他只是微微垂眸,心中百感交集。

“是啊!要你们何用?”

苏越看着院子里开始冒出嫩芽的大树,幽幽的道:“不懂工匠的去管理工匠,不懂种田的去管理种田,不懂造船的去管理造船,所以说,你们还有何用呢?”

郑伟张嘴就想说我们为天子牧民,可想到刚才苏越的话,牧民之人不懂牧民之术,顿时就颓然。

苏越哈哈一笑,总结道:“苏学讲求的是实用,学了就有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去钻研什么君子之道,圣人之道,你们说说,是哪个学说更有用?”

这是苏越第一次主动提出苏学这个词,汉仪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所以他眉间一振,说道:“于国而言,只看实效!”

郑伟颓然道:“可老夫看你开的这些课,这些学生出来后,难道他们就能为官?”

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苏越摇头道:“当然不能!”

还没等郑伟露出得意的神色,苏越断然道:“我曾经给陛下上过奏折,提议我龙朝的官员,从出仕开始,必须要从下层起步,也就是说,必须先做吏,然后才能慢慢的根据政绩来提升!”

“这不可能!”

郑伟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否定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所以不管能不能胜任,也得给他个官做,是吧?”

苏越似笑非笑的看着郑伟问道。

郑伟愕然不能答,苏越点头暗赞他的不胡搅蛮缠,然后说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本身没错,可错就错在说的是儒学,读书一定要做官吗?”

“不做官能去做什么?”

郑伟自己就是个官迷,不然也不会主动来求汉平帝虐。

苏越摇摇食指道:“知行书院出来的学生,你说说他们不做官了,还能去做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重回年代赶海打猎》《替嫁多年后》《云朵和山先生》《在北宋当陪房》《我娘四嫁》《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带着超市大逃亡》《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谍海青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谍云重重 历史 / 连载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1464万字10天前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1073万字9个月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历史 / 连载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九霄落雪
煌煌华夏,自古多少人杰?杀神白起!军神李靖!霸王项羽!天王冉闵!西府赵王李元霸!天生战神李存孝!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
579万字24天前
战场合同工 历史 / 连载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3226万字12天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