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可为

第28章 唇枪舌剑

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天下可为》最新章节。

第28章唇枪舌剑

吕惠卿也不客气,说道:“唐人赵蕤在《长短经》里说过,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永恒不变的治国论理与方针。王道、霸道、强国之道,都是为了构建一种治理秩序,因时势的需要而改变。《周礼》对所以要变革更是说得清楚:‘正月始和,布于象魏’,就是说正月天气晴和,就应该在宫廷外门颁布法令——这叫一年一变;‘五载修礼’,朝廷对官员的政绩每五年要考察一次——这叫五年一变;另有十二年修改一次法则,三十年修改一次法则的——这些都是根据时势的变动与刑罚轻重的改变而改变……司马学士刚才所说的曹遵萧之法,实则是抱残守缺,死守经道,这是胶柱鼓瑟,必然给国家的发展铸成万劫不复的大错。请问司马大人,当我大宋面临‘积贫积弱’、外夷虎视眈眈觊觎我大宋疆土的艰危之际,你身为翰林学士、侍讲,不仅不为我大宋的振兴出谋划策,竟在这里满口胡言,劝圣上万万不可改变祖宗之法,真不知你的居心何在?”

言辞虽是犀利,司马光仍不生气,只是微笑着解释道:“吕大人刚才说的在宫廷外门颁发法令,那是颁布旧法,不是自我变化;新建之国使用轻典,混乱之国使用重典,世轻世重,这是根据时势的需要而进行的修补,请吕大人注意,臣说的是修补,而决不是变法。况且治理天下就如治理住宅,坏了就得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无需推倒重建。吕大人刚才所说的‘改变’,实则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另起炉灶,而这种另起炉灶必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当然是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的!”

吕惠卿也跨出行列,大声反驳道:“司马大人错了,想你这学富五车之士,对那《吕氏春秋》定是熟烂于心,《尽数篇》里说道:‘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惠卿越说越激动,口若悬河,“《尽数篇》里更是说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头则为头风,气郁耳则为耳聋,气郁目则为目盲,气郁鼻则为鼻窒,气郁腹则为腹胀,气郁足则为足蹶。’李斯更是说过:‘五帝不相复,三王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是时代变异也。’司马大人仔细听听,所有这些,他们有哪一处不是在谈变?不是在谈变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给社会带来的发展?”

不待对方还击,吕惠卿继续气势如虹,驳道:“司马大人刚说房子不是严重毁坏就不重新建造的话,更是荒谬!人们为何非得等房屋毁坏才建新房,为何就不能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早日拆去旧房,建起一栋新房,建起一栋充满新景象之新房?”

话锋一转,又说道,“现在国家财力一天天困难,社会风气一天天败坏,不仅有西夏、辽人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更有北方的金人在秣马历兵,枕戈待旦,一旦势力强大,难保他们不觊觎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司马学士,目下我大宋这栋大宅已处风雨激荡,内外交困,严重失修,你作为三朝老臣,难道竟忍心看着这栋大宅就这样维持下去不成?”

说着,高举起右手,在听讲的文武官员面前划了一圈,毫不留情地说道,“司马学士今日的讲读,决不是司马学士的一人之言,更是代表了朝中那些承平已久、过惯悠哉游哉生活的迂阔之臣的心声!”

自古及今,变法无不是关山重重,荆棘遍布,现在在变法的孕育之始,竟能见到一位年青臣子对腐朽论调进行淋漓尽致地痛斥,无异于晴空中听到一声霹雳,沧茫大海中看到一杆充满活力的桅帆,年青的神宗帝和老辣的荆公是何等的震惊与惊喜。

曾公立、富璧、吕公著、高登谷等见皇上与经筵官听了吕惠卿的话竟然面露欣喜之色,已看出此君臣二人举办此次讲筵的良苦用心,尤其对吕惠卿所说的那种“变”,更是让他们惊讶不已:“变?咋变?是‘庆历新政’之变,还是李斯、商鞅之变?不管哪种变,都是在冒险,都是在毁弃祖宗之法!如果让他们的想法得逞,岂不又是一个‘庆历新政’再现?那还了得!”

就在他们着急的当儿,就听一人大声喝道:“狂妄的吕吉甫,你好大胆,竟敢在此胡言乱语!”

众臣看去,就见此人三十岁出头,身材修长,长脸清瘦,目光烨烨,须髯飘洒,此人正是刚刚丁忧回京复职的大理评事苏轼。

苏轼,字子瞻,宋仁宗景祐三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嘉祐二年考入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考试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其父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丁忧。

苏轼这时已走出队列,直指吕惠卿道:“你一个小小的校勘,竟敢当着圣上的面,说我大宋这栋大宅要重新修建?你意欲何指?居心何在?”

身为讲筵官的荆公见事情弄到如此地步,不得不出面说话,道:“苏评事,吕中允说这大宅严重失修,是说我大宋目下面临的时局艰困,要重振雄风,使国家强大起来,就得施行变法,通过变法,除旧布新,方可使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宋变得富强起来,唯有富强起来,方可不受他人的欺凌。除此,吕中允别无他意啊”

苏轼哪能听得进去,又转向神宗皇帝,施礼道:“陛下,依臣之见,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且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浅薄,且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

接着说道,“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使陛下富如隋,强如秦,西取灵武,北取燕蓟,谓之有功可也,而国之长短则不在此。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於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稿,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此理之必然,不可逭之灾也。其为可畏,从古以然。茍非乐祸好亡,狂易丧志,则孰敢肆其胸臆,轻犯人心。昔子产焚载书以弭众言,赂伯石以安巨室,以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商鞅变法,不顾人心,虽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至於其身,最后亦不免负罪出走,而诸侯不纳,车裂以狥,而秦人莫哀。君臣之间,岂愿如此。陛下,吕惠卿这种狂妄的臣子还能容得他在这里大放厥词,不除去还了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荔芳文学】地址:lfwx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天唐锦绣 历史 / 连载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2147万字17天前
隆万盛世 历史 / 连载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800万字12天前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历史 / 连载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小兵哥
称霸非洲十几年的骨灰级雇佣兵龙战,一夕之间穿越美剧《海豹突击队》成了最强海兵。这才只是开始!边境偶遇特种兵庄严、招个送货工人叫冷锋、猎人学院高薪请做教官、与爱狗狂魔基努里维斯一起暴虐黑帮、索马里黑鹰事件一战成名……各种熟悉的影视剧剧情一幕接一幕惊现,龙战迎接一个一个挑战,踏上了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377万字一年以前
诡三国 历史 / 连载
诡三国
马月猴年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2209万字19天前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历史 / 连载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353万字24天前
织明 历史 / 连载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533万字1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