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

第三章 义军

天才一秒记住【荔芳文学】地址:lfwx1.cc

义军

听说渠帅马义元在洛阳被车裂,潜伏在鄧城南郊密林里的三千多义军顿时炸开了锅,开始混乱起来。大部分人怒气冲天,骂骂咧咧,吼着要杀到洛阳砍了皇帝的狗头当夜壶;也有小部分人由于害怕朝廷,开始逃跑了。廖淳也恨得牙痒痒,握着把裂了口的钝背朴刀(朴刀是大刀的一种,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就其长度而论,不是长兵器,而属于短兵器一类。朴刀全长约60-150cm,刀刃长度在45-70cm之间。从外形看,和大刀没什么两样,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这是朴刀不同于大刀的最明显之处。由于是用两手握着使用,故又有“双手带”之称),脸色怔得铁青铁青。

“淳哥,咋办?……你到是说句话呀,淳哥!……大伙都乱起来了,淳哥!……”泥鳅急得上蹿下跳。

“我去剁了那皇帝老儿!”

楞头楞脑的二娃子抄起柴刀就要走。

“上哪儿去?!拿着柴刀去剁皇帝?!!洛阳往哪儿走你知道不?!!”廖淳骂道,然后蹭一下翻身爬到边上的一棵大树的树杆上,冲着底下的人群喊话道:“大伙听好喽!前面就是鄧城,是爷们的就跟我杀将过去,活捉狗官拿来祭旗,然后再打到洛阳杀了那皇帝老儿给马渠帅报仇!”

“给马渠帅报仇!~”泥鳅响应着廖淳,高声呼喊。

听到了口号,于是其他人也跟着高喊道:“给马渠帅报仇!给马渠帅报仇!~报仇!报仇!报仇!……”一时间呼喊声此起彼伏,震得林中树木也瑟瑟的颤动。

正是这一句“给马渠帅报仇!”

的口号,拉开了我们的主人公廖元俭一生中将近八十年的漫漫沙场路。

情况出奇的顺利。当廖淳带着这伙乱轰轰的,怒气冲天的农民冲进鄧城的时候,大家伙儿惊奇得发现,鄧城已然是座空城,大街上是空荡荡的,县衙门也是空荡荡的,平时耀武扬威的县太爷和衙役们这会儿都蒸发了,于是这帮农民开始飘飘然了,当然这帮农民也包括廖淳。

在县衙大堂,廖淳坐在木蛟椅上,用那把裂了口的钝背朴刀挑着县令的螺髻把玩。这把椅子原本是只有县令苏协这样的人物才能够坐的,廖淳平时连想都不敢去想,就一年前在郏下当大头兵的那会儿,除了在城墙上站岗时敢远远的望望路过的苏协,跟县令大人面对面的说句话都是不敢的。

“淳哥,以后你就是县太爷了,二娃帮你管大兵,我给你当军师咋样?”

泥鳅兴奋得不得了。

“对!谁敢不听淳哥的,我立马劈了他!”

二娃子挥挥他那把砍柴刀,故作凶恶状,一副憨态逗得廖淳直想笑。

“什么乱七把糟的,杀了狗皇帝给马渠帅报仇才是正事!”

廖淳故意唬起脸来说道:“二娃,你带五百人把守各城门要害处,余下弟兄在城内寻地方休息,记住我们是黄巾义军,不是强寇,不得随意搜掠民宅。”

“得令!”

二娃子煞有介事的拱手抱拳,但毕竟才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声音依然充满童稚。

“泥鳅,挑几个会写写算算的跟我去县衙府库。”

廖淳又叫上泥鳅往县衙府库走去。

盘点府库所得,钱七万铢、粮五千担、皮甲三十副、布甲两百副、硬木弓三百一十把、箭簇三千余支、矛、戟共计五百支、木制排盾四十块、手盾二百块、刀剑若干、其余一堆杂物由于派不上啥用处不作统计。搜遍整个城发现了很多草料却不见一匹马,这让廖淳很是懊恼,想是那帮狗官逃跑时全给骑走了,原以为进城来可以弄匹马的,现在看来又落空了,“这帮狗日的!”

廖淳不由的愤愤然骂出了声。

义军在休整的时候廖淳从队伍中挑出来三百个臂力强健的壮汉,用府库内找到的三百多把硬木弓,照着以前当兵那会儿的城防内卫装备组建了一个城防营,让二娃子当了护城校尉。一句话,就是把城防营交给二娃子了。

这下二娃子可急了,廖淳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哭丧着脸磨叽着:“淳哥!淳哥!别让我当弓兵头行不?砍人还行,跟砍柴似的,可那玩意儿(弓箭)我不会啊!”

“淳哥!……淳哥!……唉你别走啊,我给你守城用这个,行不?”

看着廖淳要走,二娃子急急忙忙跑到廖淳前面一个手把廖淳推住,一个手从背后拿出他那把柴刀晃晃。

廖淳终于被这二娃子弄得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何邑!何校尉!用你的猪脑子好好想想,我是把三百个弓箭手交给你了,可没有抢了你的柴刀!喏!喜欢砍人,这个给你。”

廖淳顺手抓起兵器架上的鬼头刀扔给二娃子,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府库。

泥鳅屁颠屁颠的跟了出去,就剩下二娃子还一愣一愣的楞在那里半天反应不过来。不过说实在的,就二娃子那二两猪脑子还真是反应不过来。这二娃子原名何邑,但从小到大村子里人都叫他二娃子,廖淳也不例外。现在这猛然间被廖淳叫名字所以这大脑就暂时缺线了,而廖淳觉得既然带兵打仗了也该用本名了,不然叫不响也不像啥样子。

而泥鳅呢就这么一直屁颠屁颠的跟着廖淳,走到东走到西。他对他的淳哥简直太崇拜了,淳哥十四岁就出去当了兵,还交了个神仙朋友,村里闹了瘟疫就这么一下子给治好了,现在又呼的一下子拉起了三千多人的队伍(三千多人哪,一个县城怕也没这么多人口),现在又不费一兵一卒的打下了鄧城简直是太神奇了!

“淳哥,咱是不是不走了?”

泥鳅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青仙问道》《逢君》《探虚陵现代篇》《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又逢君》《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我有一个修仙世界》【小蓝书

《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北雄 历史 / 连载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984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宰相 历史 / 连载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528万字12天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
明末钢铁大亨 历史 / 连载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320万字一年以前
秦吏 历史 / 连载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528万字8个月前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1073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