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进帝经几次折腾,身体每况愈下,根本不能料理朝廷政事。芮芬奇处理政事越发纯熟,封孙得新、吉安为内阁参知政事,胡纪林、黎祝瑶二人为国师,均是明升暗降。统帅部五位参军大臣位次更变为:尚宣、冯忠、何春雷、席浩、左胤。许培余、杨易夫二人分别贬为通政司右参议、户部济湖司主事。丰变蛟贬为资政院参议,杨逵、许家屏、袁传果、赵锡志、连早新、钱荣、谢虎、杜培、郭准、高保国、祢衡十一人贬为资政院候补参议,原先的品位不变。唯一的没有受到处置的是工部尚书阚良。
内阁仍旧履行职责,原先的八人减为四人。首席大臣苏睿说:“芮后把重担子搁在我们四个人的肩上,贬职的位子又不肯重新委任,真是难为我们了。”
光明殿大学士钱汝夔说:“吉安、孙得新他们不安分守己,要联系你联系他组成个金党做什么?好在我们没有跟在后面凑热闹。”
资政院大学士商渊说:“钱大学士,你做事多稳重。至于本官没有参与金党,最主要的是本官没权没势。话说回来,本官也甘于寂寞。”
翰林院大学士严淑华笑着说:“妾是女人,人家是不会得把小女人放在眼里的,所以说,妾不像钱大学士那么会审时度势,善于把握前程啊。”
苏睿摆着手说:“内阁现在只有四个人,依本官看,不必内讧,以致让芮后陛下对咱们失望。”
钱汝夔说:“此次最大的赢家是外戚,其次是资政院。金党跳得最凶,居然动刀动枪,还劫持皇上。可是皇上就在金党手里,能有什么用?六军只要出动一军的人马,就能将金党捆捆扎扎起来。结果仲连堂把个自己的头挂到城门口,卢峥也坐进了刑部大牢里,还不是老死在大牢里。”
严淑华称赞地说:“芮后确实伟大,金党发动叛乱,弄到最后,竟然只杀了一个人。受到贬职的人今后还是有将功赎罪的机会。芮后朕的是个女尧舜啊!”
钱汝夔说:“本官知道芮后着力推行新政,短时间里把敖炳搞强盛起来,她不希望节外生枝,以致新政夭折。”
苏睿拍着桌子说:“这一回朝廷动荡,都察院一直没有上奏弹劾,可以说是严重失职。不用我们说,芮后早晚是要找他们算账的。你吃了朝廷的俸禄,却不为朝廷分担忧愁,进言献策,岂不是尸位素餐么?”
严淑华说:“妾只要把所有人的呈文整理给芮后,芮后很快就能发觉都察院问题不小。右都佥御史赵锡志虽然也上了吴谷禀报,但他并没有将当时的朝廷实情说清楚,甚至还欺骗芮后。谢虎是禀报实情的,但他打的是个人的小算盘,其实当时的芮后对朝廷动态一清二楚,只是不说破而已。”
芮芬奇在西暖阁召见礼部尚书梁恒、侍郎王文定、张爱云、国子监祭酒丁国珍、司业田时行五人。她询问梁恒丙申年礼部会试录取情况,梁恒禀报道:“芮后陛下,乙未年全国各地参加乡试有七千七百三十九名秀才,考中举人二百四十七人。礼部会试,第一甲三人,闫仟、倪耀中、孙咸建,第二甲五人,宋甦、由宜茂、范伟、仝甫、俞河,第三甲十二人沈朝晖、季彦伟、苗彦、何成洪、朱福仁、蒋建文、范玲康、贺雷、季锡、沈建虎、肖文发、熊大同。至于授官,就让祭酒作具体说明。”
祭酒随即禀报:“芮后陛下,微臣受梁尚书大人委托,对丙申科录取安排一事据实禀告,望详察之。状元闫仟授翰林院修撰,倪耀中、孙咸建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宋甦等十七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尤银生等二十名授各省推官,孙汝生等三十名授各省府衙教授,卢清等四十名授各省知县,金栋木等六十名授各省县丞,夏逐洲等二十五名授各省县主薄,袁桐等四十名授各省府衙判官。”
芮芬奇听了,摆了摆身子,抹了抹刘海,说道:“嗯,此次是开创新朝第一次科举大试之年,无论招考、审核、监督、录取、授职,都做得比较出色,本宫是满意的。但第二甲五人分派到各省做监察御史,加强各省的监察大小官吏力度。梁尚书、丁祭酒,你们二位陪同本宫到内阁处走一趟。”
梁恒、丁国珍二人弯着腰说“是”。
内阁处正在议事,闻听芮后驾到,苏睿、钱汝夔、商渊、严淑华四人纷纷站了起来,鞠着躬。芮芬奇走到太师椅上坐了下来,说道:“列位都请坐下来。苏爱卿,内阁在议事,是什么事啊?”
苏睿说:“回芮后陛下话,吾等正在料理各省推行新政进展状况,评估财款输出与输入效果如何。”
芮芬奇拂了拂指头,说:“推出新政,效果到底有没有?”
“有。只是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在芮后陛下的声威下,暂时还不曾有人站出来公开表示抵制。”
苏睿吱着嘴说。
“都察院有没有人上折子了吗?”
“没几个人上折子。”
“这几个人上的折子,都谈了些什么?”
芮芬奇不愠不火地问道。苏睿摸了摸头说:“总共七个折子,说的都是指责朝廷不管黎民百姓的痛苦,横征暴敛,归根结底都是提出新政的奸臣们造的孽。有一个折子说是要清君侧,以保朝廷平安。还有一个折子提出要恢复礼制和井田制,倡导圣人说的以礼治天下的王道。”
芮芬奇站了起来,冷笑地说:“好啊,都察院不去纠察百官行政职责,却在迂回地阻击新政,变法似地狙击本宫,说的是本宫近前有奸臣。请问:你们在此的内阁四个大学士是奸臣吗?说的清君侧,那么是你们在本宫的身边,要清君侧,该不是就是你们这四个吗?要么就是统帅处五位参军大臣么?六部六军?”
她拍着桌案说,“金党银党加上外戚大闹纷争,甚至还有仲连堂胆敢出兵劫持皇上,阴谋叛乱,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居然没有人及时上折子呈给本宫。说的为了新政的事,却在变法似的阻拦。好一个都察院,不如说是一个吃老米干饭的道观院。”
严淑华禀报道:“都察院人浮于事,严重失职。纵然说了个别人的过失,也是蜻蜓点水。芮后陛下,微臣建议改组都察院,并且强化都察院纠察百官的职能机制。”
芮芬奇首肯道:“严大学士,本宫采纳你的建议。苏首辅,你们内阁负责拟写一个新的都察院组成人员名单,将得力的人充实到都察院里来。四省一都,每个省份设立两个监察御史,六军除亲军外也设立一个监察御史。另外设立十个钦差御史,专职机动纠察百官,随时听候调用。……对了,此次科举会试考中的第二甲五个人充当各个省份的监察御史。新的都察院名单明日送到西暖阁,本宫查阅后,要召见所有都察院官员进行训示。”
芮芬奇走出内阁大院,对梁恒、丁国珍说:“你们二人参加此次内阁议事,刚才本宫在内阁处说的话,你们两个都是听到的。议事时,你们两个就按本宫说的意思去办事,可要尽责尽力哟。”
两人弯着腰说:“谨遵懿旨,尽守职责。”
芮芬奇翻阅呈文,堆集起来差不多有半尺厚,叹息道:“唉,朝廷里人才不多啊,呈文堆起来有这么高,全是些陈词滥调,废话连篇。一篇折子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去掉多余的废话、套话,只有五六十个字有点意思,还不疼不痒的,无关宏旨。这样下去,是要误大事的。必须整顿文风,所有呈文和折子要去掉客套话,如有废话,需打十到三十大板,还要扣除一些俸禄。”
梁恒、丁国珍二人叩见芮后。芮芬奇说道:“二位爱卿,有何要事?”
梁恒低着头说:“芮后陛下,昨日秉承懿旨,参与内阁议事。今日上午,就都察院新的组成人员名单已经敲定。现受苏睿首席大臣委托,将都察院组成人员名单呈给芮后陛下审察。”
芮芬奇愣了一下,说道:“呈上来!”
芮芬奇摊开纸张,都察院人员名单便展示在她面前。
左都御史黎歆右都御史牛玉才
左都副使朱先勇右都副使澹台伟
左都佥御史焦二梅右都佥御史姜同山
吏部监察御史权丹礼部监察御史闻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海趣阁】《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伪装大佬那些年》《寐姝色》《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谍海青云》《被首座抛弃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