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黑丝送曹营,司马懿人都麻了》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魏延,可谓是如今蜀汉除了诸葛亮,硕果仅存的老将。当初魏延在荆州投靠刘备之后,就跟着刘备攻伐蜀中,因此屡立战功,被刘备提拔为杂号将军。在刘备登基称帝之后,更是将蜀中的北大门汉中交给了魏延镇守。要知道汉中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对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可见魏延深得刘备信重。刘备在世时,封魏延为镇北将军,拜都亭侯。而魏延对刘备和蜀汉,也是忠心耿耿,从未想过反叛。魏延为了报答先帝刘备之恩,镇守汉中十五年,曹魏不敢来犯。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得到进一步重用。魏延作为蜀汉元老,北伐意识十分强烈,同时又是领兵大将,与诸葛亮可谓是志同道合。诸葛亮自然不会埋没魏延,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可谓是屡立战功。被诸葛亮封为征北大将军,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假节,拜南郑侯。征北大将军属于四征将军,比四镇将军要高一级,而且魏延的这个征北大将军带这个大字,意义非同凡响。再往上那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的级别了,与丞相平起平坐。可谓是位极人臣。假节,更是可以随意处置两千石以下的文武官员,先斩后奏,蜀汉除了诸葛亮,就只有魏延有假节的权利。南郑侯更不用说,已经是侯爵中最高级的侯爵,再往上就是王公贵族。可以说,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已经达到了一个武将的顶峰,再往上也升无可升。由此可见,诸葛亮其实十分看重魏延,而不是像传言的那样,诸葛亮与魏延不和。在刘谕提出,杨仪很可能会因为跟魏延反目,导致自相残杀,甚至魏延兵败身死的时候,诸葛亮面容开始变得凝重。其实在诸葛亮心中,如果自己真的去世之后,往后代替自己北伐的人,应该是魏延。因为魏延军中资历老,有统军之才,而且对先帝也算是忠心耿耿。如果想要不使北伐大业就此结束,就应该托付给魏延。姜维虽然也有谋略,但是姜维属于降将,资历太浅,根本无法统领诸军,齐心协力北伐中原。他还需要在军中多加磨砺。可是魏延虽然统兵能力强,但是他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傲才视物,不能容人。而且性格比较偏激,从他提出的子午谷偷袭就能看出。诸葛亮生怕自己将兵权交给魏延,蜀汉会再出现一次大意失荆州,若真是如此,那他诸葛亮就成为了蜀汉的罪人。诸葛亮低头迟迟不语,刘谕再次开口劝道:“丞相,为今之计,还是退军吧。”
“若是此事处理不好,只怕等您累垮后用不了多久,一场内斗在所难免。”
“如果能及时撤回蜀中,以丞相天威,将杨仪以及魏将军全部召回朝中,以观后效。”
诸葛亮缓缓抬起头,凝视着刘谕的目光,好似想要将刘谕的小心思给看穿。许久之后,诸葛亮轻轻一笑,笑道:“德兴,竟如此不看好此次北伐?”
刘谕愕然,不是他不看好这次北伐,而是作为穿越者,他早就知道了此战的结果。不过想想此时三国朝堂之上情况,这种结果就已经注定。曹魏如今是曹叡在主事,这个不被曹丕所喜爱的儿子,几乎没有被曹丕教导过一天,更不可能学习什么帝王心术。但是曹叡却是天纵奇才,无师自通,自从曹叡登上皇位之后,迅速稳定曹魏局势,任用朝中贤臣干将,稳住朝堂,平定边野。虽然是与世家大臣做出了妥协,但是朝中大权,仍旧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叡大胆启用司马懿屯兵雍凉,抗衡蜀汉诸葛亮。可谓是倾力支持司马懿,这才让诸葛亮北伐屡屡失败,因为司马懿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曹魏。而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相差,还是太过巨大。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蜀汉能够攻下曹魏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曹魏出了一个曹叡,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就已经说明天命在魏,而不是蜀汉。只要皇帝不是蠢蛋,再加上有良臣辅佐,就算累死诸葛亮,也不可能拿下雍凉。秋风五丈原,就是最好的说明。如今虽然看似诸葛亮取得了一点优势,但是要知道蜀汉是全国出动,而曹魏却只动员了雍凉地区。曹魏还有着幽州兵团,淮南兵团以及荆州兵团,所以刘谕并不看好这次北伐。刘谕看诸葛亮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微微躬身,歉意说道:“丞相,恕卑职直言。”
“虽然我大汉现在取得了战场的优势,但是大势如今却不在我大汉。”
“我大汉只占有益州一州之地,每次北伐都会消耗数年积累,才能满足半年征伐所用。”
“但是光复中原,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半年时间终究太短,这才导致丞相屡屡北伐,却不能建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万界守门人》《秋燥》《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山海提灯》《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笔趣库】【爱阅小说网】【天悦小说网】《嫁给铁哥们》
妙笔入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