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荔芳文学】地址:lfwx1.cc
“桀桀桀桀!”
一阵古怪的笑声,传入杨君泽的耳中。少年总是轻而易举便被新鲜事物吸引,虽早已意识到村子里的诡异变化,但心里更多的是对爷爷们的担忧,却少有畏惧。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但不知者无畏。
少年再一次走出家门,他循着声音找去。渐渐地,他发现整个村子似乎被一张看不见的网罩住了,这种感受十分奇特,却又无比真实。
上河村成了一座空村,不见行人,不见活物。少年提着拨浪鼓,愈行愈慌,但心中却萌生出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找到爷爷。爷爷是他唯一的,温暖安全的避风港。没有爷爷的家,在少年杨君泽心中,也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罢了。
少年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上河村不远处的山巅之上,四个心怀鬼胎的身影,也正朝着上河村前行。
“嗷~”
杨君泽再次听见了奇怪的叫声,与先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叫声听起来很像是某种小体型的动物所发出来的。
很快,杨君泽就看见了它。
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极为人性化的眼神,蹲坐在杨君泽前行的路上,正盯着他看着。
“小兄弟,你手里这拨浪鼓卖不卖?”拐角处,一个声音响起。
杨君泽愣了愣,循着声音看去,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出现在眼前,是个风韵犹存的少妇,搔首弄姿的少妇,衣物单薄,但对于尚未开窍的少年来说,无异于对牛弹琴,反而让少年无端的生出一股没来由的厌恶感来。
那少妇现身后,白狐又叫了一声,随后竟是一溜烟直奔少妇而去,乖巧的跳到少妇的肩头,充满恶意的看着杨君泽。
养狗养猫的杨君泽见过,养狐狸的倒是头回见到,杨君泽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拨浪鼓,又看了看少妇以及她肩头的白狐,忽然笑道:“卖啊!怎么不卖!”
少妇娇滴滴的笑了起来,直笑的花枝乱颤,好半晌才饶有兴趣的打量起来,似乎在确认什么,但最终还是狐疑的回到:“那你开个价吧!”
杨君泽伸出一根手指,眼珠子却滴溜溜的转了起来,他有一种预感,这女人很危险,所以他想抽身而退。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他晃了晃手指,犹豫了一会终于回到:“一万块!”
在少年的心中,一万块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那少妇又是一阵娇笑,她似乎很喜欢笑,但杨君泽却笑不出来,他听见那少妇止住了笑声,回到:“好。”
杨君泽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下少年心性,见那妇人竟然面不改色,点头说好。当下慌忙改口说道:“我还要你肩上那只白狐。”
少妇忽然不再笑了,肩头白狐仿佛听懂了人言,竟是龇牙咧嘴朝着杨君泽目露凶光,耀武扬威一般表示抗议,杨君泽吓得连连后退,不曾提防,一脚踩空,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手里的拨浪鼓也随之落地,被摔成了一地碎片。
少年强忍着痛苦,倔强的嘴角瞥了瞥,默默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疼痛带来的除了生理上的刺激,往往也能让人清醒。
杨君泽忽然想起来,爷爷曾经讲过的三十六宫。其中十二平宫中有驱兽一门,驱兽一门中最为邪乎的就是饲狐人。
《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饲狐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夏朝,狐通人性,狡黠且通灵。至殷商时期,玉藻(妲己)从青丘山入世,至此,关于狐狸的传闻,几千年来就未曾间断过。及至当今,东北仍有饲狐的萨满祭祀存在。
虽现实中,狐狸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邪乎,但是饲狐人却依旧不容小觑。杨君泽对这些东西极为感兴趣,所以往往听闻便会用心记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山海异闻录》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