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能出工为家里创造收入,林迎感到十分惋惜。
但转念一想,眼下县试将近,而他的“本职工作”毕竟是要在科举之路上出人头地,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家族。
那么对他来说,如何在县试中博得一席,才是最为要紧的。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他也便收起了“打零工”这种赚快钱的心思。
现在蒋武过来,给他带来了童子试的具体时间,林迎更是知道科举之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已经近在眼前了。
童子试又称童试,它不是一场考试,而是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
是一级一级往上考的,其中县试放在县里举行,一年考一次,由本县县令亲自主持,旨在从治下的众多学子当中筛选出一批学识过硬的好苗子。
这些通过县试考核的优异学子,再进一步参加由知府亲自主持的府试。通过府试考核的,即获得了“童生”资格。
和县试一样,府试也是一年举行一次。
童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孩童学生”,而是一种受到官方承认的资历。
这里的“童”,指的是学术层面上的“幼童”,与实际年龄无关。所谓达者为先,没有学问的,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思想上的幼童,所以即便是四五十岁的老童生,也不乏有之。
甚至可以说,有相当多的读书人,毕其一生都止步在了“童生”这道关卡上。
虽然这些童生回到乡下后完全可以开间私塾,教教蒙学什么的,这在绝大多数百姓的眼里,已经是非常体面的行当了。
但读书的意义若仅是如此,那人生未免太无趣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假使有朝一日自己的才学能够为帝王所看重,自此踏入庙堂、出仕为官,为天下百姓谋福,那才是读书人精神世界的至高追求。
可惜,最终能达成这一目标的,仅占极少数。
更多的还是泥沙俱下,做了陪衬红花的绿叶。
童子试的最后一场称作院试,由主管一省教育及科考事务的提学官(学政)定期巡视各府时举办,因提学官又称“提督学院”,故由提学官主持的考试就叫“院试”。
提学官的任期为三年,其间将举办两次院试,所有历年取得了童生资格的学子均可参加。通过院试的童生,即获得了“生员”资格,民间俗称“秀才”。
成为秀才后算是拥有功名了,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士大夫阶层,自此拥有了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暖阳照耀的院子里,随着蒋武带来县试即将开始的消息,林迎的心血有点沸腾了。
好似人生的大考,既让人期待,但又不免的令人感到彷徨。
林迎兴奋之余,还有些忐忑,他不清楚凭借自己现在的学识能力,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是像前几次那样止步县试?还是人生发生逆转,在接下来的县试、府试,甚至院试中,大放异彩。
这些都让他万分期待。
只是他也知道,现在幻想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科举之路凭借的是真材实料,倘若肚里没货,该止步在哪里还是会止步在哪里。
因此,林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先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再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荔芳文学【lfwx1.cc】第一时间更新《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