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一章 罗克

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899年11月3o号,开普敦。

和前两天一样,天色刚亮,罗克就来到走廊前的台阶上坐下,看着遥远的天际沉默不语。

这个时代的开普敦还不是南非第二大城市,甚至此时还没有南非这个概念,此时的开普敦只是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府,而开普殖民地正处于和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以及奥兰治共和国的战争中。

换句话说,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因为兰德金矿的现,英国人动了对布尔人的战争,顽强的布尔人绝不屈服,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支持下,和英国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战争。

就在上个月,英国人在莱迪史密斯会战中彻底溃败,有1139名英军士兵在战斗中阵亡,大约25o人失踪,英军部队还在战场上遗失了1o门大炮,而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o人。

几乎同一时期,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共损失28oo多人,这直接导致远征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辞职。

英军在前线的失利的消息传到开普敦后,原本就躁动不安的开普敦生动荡,罗克是开普敦的警察,一个星期前罗克在巡逻中遭到袭击,虽然同伴及时增援,罗克得以幸存,但是罗克却因为脑部受创一直昏迷不醒,再醒来,十九世纪的罗克就变成了二十一世纪的罗克。

这不是恶作剧,就是传说中的穿越。

确定了这一点之后,罗克用了两天时间,才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

罗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穿越,所以,罗克也没有办法穿越回去,既然没办法改变这一事实,那么就要积极适应,最起码要尽快返回警局工作,否则英国人说不定真的会把罗克送回香港养伤。

别以为这是好事,按照罗克对英国人的了解,英国人多半不会这么好心,如果罗克上了船,那八成可能性会在中途被英国人扔海里喂鱼,反正这个世界罗克没有亲人,英国人连抚恤金都不用出。

更何况,罗克也不想回香港,更不想回清国,再来到开普敦之前,罗克是华勇营的成员,普通人对华勇营可能不了解,但作为半吊子的历史爱好者,罗克恰恰知道华勇营,这支部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精锐的汉奸部队,他们最高光的时刻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因为在攻破清国都城的战斗中作战勇敢,作为英军部队的一员出现在紫禁城阅兵仪式上。

虽然英国人声称这是对华勇营的奖励,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英国人这一手有多么毒辣,如果说之前的战争中兵荒马乱的还没有人注意到华勇营这支部队,参加阅兵仪式这个事实,把华勇营牢牢地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同时,也彻底解决了华勇营的忠诚问题,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加入华勇营,他们都成为自己族群的叛徒,从此不被自己的族群接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历史 / 连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659万字24天前
织明 历史 / 连载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533万字10天前
军工科技 历史 / 连载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1035万字一年以前
隆万盛世 历史 / 连载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800万字12天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