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之曾孙:刘病已》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大司马大将军这个位置,自霍光起,到王莽为止,一直是大汉朝堂里面最关键的岗位,从卫青开始,也形成了由外戚担任的传统。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取“三皇五帝”之名而成皇帝之号。与此同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建立三公九卿官僚体系,奠定秦汉官僚政治制度。秦灭亡后,汉袭秦制。刘邦得天下,靠的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一班功臣,所以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功臣的权力往往很大,很多人也敢于与皇帝面折廷争,丞相一职往往是由开国功臣担任。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以萧何为丞相,后更名相国。汉初天下未定之时,萧何对刘邦的辅佐起到了关键作用,萧相国权力很大。刘邦不时对萧何产生疑心,萧何不得已,把亲族都送到军中当人质换取刘邦信任。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为相国。(记得前文没有?曹参是平阳侯,霍去病和霍光的父亲,霍仲孺,霍大帅哥,就是在曹参后人的家里,当时的平阳侯府和卫少儿春风一度,生下霍去病)。萧规曹随,曹参做丞相,汉惠帝怪相国不治事,曹参当面顶撞皇帝的意见,不改自己的初衷。到了汉文帝时申屠嘉任丞相,文帝好基友邓通对丞相有怠慢之礼,申屠嘉向文帝说:“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向皇帝申明丞相的权威。汉武帝初期田蚡作丞相,二千石以下的人事任免全在于田蚡,汉武帝都生气了:“你要任命的官吏任命完了吗?该我了吧?”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直到汉武帝,相权不时和皇权发生矛盾。朝廷中枢权力经常处于丞相和皇帝的争夺之中,争夺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得到信息处理信息的权力,二是官员任免的权力。这种争夺,体现出了帝国建立初期,皇权集中的程度不深,官僚政治制度的不成熟。
与丞相同列于三公的还有太尉这一官职,汉高祖最初以卢绾为太尉,但卢绾很快迁为燕王,太尉这一官职空缺。直到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又以绛侯周勃为太尉。在西汉建立之初,太尉这一官职并不总是有人出任,而是经常会出现空缺的情况。在汉朝刚刚建立的过程中,刘邦大杀四方,亲自四处征战,自己掌武事,皇帝自己就是太尉。诸吕之乱时,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合力,诛诸吕而迎立代王为汉文帝。可以看出,此时太尉的权力非常大,可以直接发动政变。废立君主。这样难免对后来继任的皇帝构成威胁,所以文帝即位后,“孝文三年,罢太尉官,属丞相”。太尉这一官职因为掌握军权,会对皇帝构成威胁,而且其位高权重,一直为皇帝所顾虑。所以在文帝之后,太尉一官经历了数次设立与撤销,“孝景三年,置太尉官。七年,罢太尉官。孝武建元元年,置太尉。二年,罢太尉官”。在这一过程中,太尉这一官职的设立往往是同国家的军事需要联系在一起,国家发生战事,需要有人指挥军队作战,皇帝往往才会重新设立太尉。“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就是为了平叛吴楚七国之乱。
汉初,同作为三公的太尉与丞相,二者之间的地位和权势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上是同等尊贵。汉武帝即位后,要改无为而有为,大大加快了君主中央集权的过程。此时,丞相权力过大这一问题,汉武帝就必须解决。公元前124年,武帝改变以功臣子孙列侯任丞相的传统,任命平民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本无爵,所得丞相与爵位皆武帝所赐,所以对武帝唯唯诺诺,一下子改变了丞相的地位。在公孙弘后相继的六任丞相,获罪自杀的两人,下狱处死的三人,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而丞相的权力则被大大削弱。
在任用平民为相的同时,武帝还在元狩四年将太尉改为了大司马大将军,提升太尉的权力地位以压制丞相的权力。在实行这些措施之外,武帝还建立了内朝,以与丞相为首的外朝相抗衡。汉武帝临终之时,让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所以在霍光这里,确立了大司马大将军的的职权范围。
上面我们说,汉初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太尉不常设。汉武帝削减相权,加强君权,然后因为卫青和霍去病,改了太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将军顾名思义,是将军里面最大的。那大司马到底干嘛的?大司马望文生义,一定也是武职啊,不过在汉武帝时候,大司马是加官,为了突出卫青的大将军和霍去病的骠骑将军,都加一个大司马。这个和iPhone出了iPhone7以后,他TM不出iPhone8,他TM出个iPhone7+(plus),真的是狗长犄角,闹羊事。
但是从卫青的大司马大将军到霍光的大司马大将军,已经从武职变成了文职。
霍光也掌君军权,但是霍光可没有去前线打过仗。
就在卫青大司马大将军变成霍光的大司马大将军,大将军文职化了。文职大将军与之前的武职大将军职能上截然不同,其主要职责是辅佐君主,统领朝政。汉代,从官员的设置上看,已形成了完备的文武职官员,文武分职形成。但在具体官员任用过程中,文官可以任武将,武将也可以任文职,文武合一。所以,政局稳定之后,任用文官治理天下,出现了以文代武的趋势。但是,文官里面丞相太大,汉武帝为了弱化三公,弄了一个大司马大将军代替太尉。到了霍光这里,文职大将军出现。霍光之后,文职大将军皆带有外戚身份,文职大将军成为外戚与皇权特殊关系的产物。
霍光死后,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空出来,也是表示对霍光的尊重,也是霍光没有遗言指定谁来接任,所以这个职位空了几个月。而霍光的儿子,霍禹,霍去病的孙子霍山,霍云,霍光的女婿范明友,邓广汉,级别都离这个职位很远。没有接替大司马大将军的资格。这从另外一方面看出霍光对于汉朝的忠诚,他根本没有把持朝政,最后取而代之的想法。如果有,他怎么能不培养接班人?霍光的的儿子,侄孙子,女婿级别都很低,可以说霍光故意压制自己家里人的级别。霍大将军临终的要求就一个,把自己的封地让出三千户,给霍山,让他继承霍去病的香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赛博朋克:2075》《美食:美食系神豪》《赛博朋克:2075》《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不正常型月》《神话:灵性支配者》《红楼之平阳赋》《渣攻改造,BE改写HE》《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坝东老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