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大学时光》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为了能够继续的读书,对于没钱人家的小孩而言,出路是有很多,但读书是唯一一个,可以以最快速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机会,很多人不信,但我信。
然而,回到了家乡,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虽然常年在外地读书,不过暑假,寒假,春节等时间还是在家乡中度过。
然而,由于是很突然的从外地转回了家乡,学校之类的并没有提前的衔接,就这样父母在为找学校忙的不可开交,其实很多学校不是不收插班生,主要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在每个学期的上半学期或是刚小升初的时间段才会让小孩转进来,主要考虑到小孩的适应能力和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给出了相对长的时间进行理解和吸收,而像我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由于我的情况比较的特殊,很多学校都不怎么愿意接收,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和学校之间或是班级和班级之间在毕业的时候聊的最多的基本都是升学率之类的话题,一个好看的升学率数字是很多高分的同学共同支撑起来的,可以理解为难度不小,相反拉低升学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挺多学校会把班级的升学率作为老师的奖金进行发放,在这种这样情况下想进学校有种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有的时候,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退缩,这是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的一个道理,学校一个不行,就在换一个,孩子都没放弃,做家长的自然也不会放弃,直到离寒假结束还有几天的时间,一个父亲同学聚会的出现,机会出现了,本来父亲是不想去的,毕竟学校还没找到,但母亲的意思是很久没见了,去一下也没什么,不缺这点时间。
同学聚会的那天晚上,父亲喝了不少的酒,不过父亲很高兴,学校的事情解决了,母亲问了原由了解到,父亲在第一次高考失利之后,父亲的很多同学考上了,去上了大学,而父亲的高考成绩以微小的差距落榜了,而父亲的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了家乡初中学校当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学校挺高的位置,闲聊时父亲的同学知道了父亲的小孩转家乡读书的时机不对,导致没有学校愿意接收,更巧的是父亲的这个同学和父亲在学校的关系还很不错,就这样,聚会完了,学校的事情也就搞定了。
父母千辛万苦的把学校的事情搞定的,接下来的就只能靠自己的了,我原本以为每个地方的课本题材不会相差的很大,至少也有会百分之五十的相同度,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确是残酷的,而这个残酷不只仅限于学校的课堂之上。
随着寒假的结束,开学了,进入了学校,走进了班级,第一节课是语文,老师在开讲前让我在全班的同学面前做了个人介绍,不仅是老师,同学们都挺好奇怎么会突然多了一个同学,等介绍完毕后,回到座位,老师让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预习一下已经为数不多的新知识,由于我没有课本只能和其他同学合着看。
开始上课了,一开始都还好,老师用的都是普通话,直到上课上到一半,老师就不自觉的开始用家乡话进行上课,整个人都懵逼了,我的天哪,什么鬼,大家都挺好奇我怎么是这个反应,由于从小是在外地长大,一直用的都是普通话,包括父母之间的交流也是,哪怕是寒假,暑假,或是春节,很少和大人打交道,和同学,家乡的朋友说的都是普通话为基础,这就导致错过了很好学家乡话的机会,直接不会了。
刚开始还好,我会举手提醒一下老师,老师反应过来也会及时转过来说普通话,但在同学们的眼里我却变成了一个另类,听不懂家乡话的外地人和不会讲本地话的外地人,而老师那里随着不自觉的就变成了家乡话的课堂,使得我欲哭无泪,看来要改变一下学习的方针了,自学为主,课堂为辅,由于不会家乡话,导致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感觉就是交流方面有障碍,同学们天天用家乡话,突然用普通话和我交流也是相当的不习惯,其他我能明白,我可以不用会讲,但凡能听的懂,同学们还是很乐意和我打交道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买活》《独悦你[带球跑]》《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在古代搞文娱》《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肝到厨神才算开始》《穿书后成了狼孩》《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虎牙小说】《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
勇往直前虎虎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