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qJIze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炎十年秋天,赵宋官家在他真正的龙兴之地明道宫钦定了许多大事,例如迁都,例如钦定了建炎中兴三十六臣子,更有甚者还一刀劈了道祖像玩玩,当然,最后这事,除了杨沂中吓得心脏都快停止了,个别道观惶惶不可终日外,别的臣子只当官家皮一下而已。
但别的事情却不小,尤其是迁都,别说多少东京豪族如丧考妣,恨不得扯住官家的大腿让他再看一眼忠诚的开封,就是此番被解救出来的平民百姓也不想再去拿燕京苦寒之地。
但即使是再大的怨言,也只敢私下说说。在灭金国、平西夏、臣辽蒙的后,赵玖个人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文臣武将也好,皇亲国戚也好,再也没有人可以再以任何形式阻拦他已经决定的事,除非他觉得自己的脖子比金兀术和完颜娄室的还硬。
至于守旧文臣爱唠叨的祖宗之法,都不用官家开口,头号鸭粉、生怕再次被抛下的张浚就给顶了回去,“艺祖开国百七十年来,哪位先帝亲临过燕京?”
据说赵官家听说后,还感慨了一句“士大夫百年皓首穷经论证的正统,不如太宗当年就在高粱河打一场胜仗啊。”
这话太过诛心,以至于连最爱挑毛病的御史中丞李光也只能当自己临时性失聪。
倒是前公相吕好问一向持重,到底建议官家还是应该回銮东京了,迁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官家挟大胜之威固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很多事如果不安排好了会出无穷无尽的漏子,刚刚安稳下来的国家也会动荡,那就不好了。
但赵官家还是过东京不如直接从绍兴渡口去了燕京,当然不是觉得吕公相说的不对,而是,另一位吕相公——前燕山路经略使、河北大总管吕浩颐于十月底病逝于燕京,享年六十五岁。
尽管此前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北伐已经耗尽了这位吕相公心血,等看着燕云光复、手刃仇人郭药师之后,已经连床都下不来了,连辞官归乡都成了奢望,为此赵官家去明道宫前已经命他家中子侄快马加鞭前往燕京侍奉,但真到了这一天,他还是很难受。
登基十年,不说为国捐躯的将士,为了灭金大业。光是宰执级别的大臣,就有张悫、张所、宗泽、汪伯彦殉国或是熬死任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