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植》转载请注明来源:荔芳文学lfwx1.cc
咕咕——咕——
夜色渐渐清朗,薄光中勉强能看清四周摆设的轮廓。
饶是有千般不愿也得在清早离开客栈。
赵庆摸黑拿过柜子上的斑鸠钟,在木制的斑鸠钟上摸索片刻便找到了鸟腹上的机关。
“咕咕”声戛然而止,四下一片寂静。
秋风爽朗微凉,披上件外衫,推窗向外看去。
客栈周遭只有零星几户人家,门口的灯笼是夜色中唯一的光亮。约莫还有一刻钟,天际就会满满升腾起熹微的光亮。这时踏在官道上便能借着天光尽早赶到家中。
柜台后,伙计卧在躺椅上,睡得迷迷瞪瞪。
睡眼惺忪间,远远看到啃着酿饼的赵庆,打了个哈欠便又陷进了梦乡。
赵庆拢了拢肩上的蓝布行囊,一脚跨出店门,叹了口气。
若非年节,晚些时候会有商户到村中拉货,捎带上一程自然不成问题。眼下正值祭月节,接近20公里的路程只能靠走的,紧赶慢赶也得晌午才到家中。
唯一庆幸的是,这条路属于官道,青石铺地,比起山路泥路好走太多,也有能歇歇脚的地方。
远在县城学堂读书,往返一趟就得费去三天,但祭月节和春节两个大节是必然要回家的。
今年的祭月节不太一般。
卫家送进宫里的娘娘年初头胎,生下个儿子,算起来是当朝皇帝的长孙。本就以独一无二的冶铁工艺闻名,这回攀实了皇亲,西地卫家洼更是声名大噪。
今年的祭月节,明阳王更是从皇都来到他们这个小山沟庆贺。
信上说,自从这皇子满6月赐了名,卫家家门口的门槛都换了几轮了。
赵庆起先觉得,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
官道石板尽头是四通八达的土路,往卫家洼方向的格外出挑。平日里卫家洼只有商车往来,车辙印记多不过几道。
这会儿土路上车辙道道,远远望去像是织机上的经线,密密麻麻延伸向远方。赵庆驻足呆愣了好一会儿。
卫家洼不过是以卫家为核心,山洼中的一个小村,背靠乌髻山,一条湍江支流横贯而过,依山傍水也算是个好地方。
卫家本家位于湍江边上,到现在已经是数百代的大族,专做制船生意。战火纷飞的时候,一艘卫家船在典当行中轻轻松松卖出万两白银。
这卫家洼中的卫家,传说是卫家从前有一支系,分了家后花重金扶乩问道。
听从天意,变卖原本手中皇城脚下的铺子,举家搬到这山沟沟里。砸重金开矿炼铁,上下打点,做了几代才初见气候。
起初赚的都是些辛苦钱,转机得从前朝末年说起。
前朝末年动乱连连,外有西匪扰境,内有起义烽火。末代皇帝又是个失心疯的,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内乱,发了告示称:一只铁匠右手换5两银钱。
有这等发银钱的好事在动乱时期本应来者众多,可惜平民百姓识字不多,文人墨客又不屑于做这等事。
一些高门大院中打杂的仆役消息灵通,又不乏心狠手辣的。起初和衙役里应外合拐了不少铁匠。等到消息传开铁匠早跑没影了,便拿了几文钱骗些智力不足的乞丐断手。
也不知道是谁拿这件事编了个朗朗上口的童谣传唱。传到了上头,买手的生意被叫停,又杀鸡儆猴走了走形式,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有一枚命运魔骰》《末世第一狠人》《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圣拳!》《谁让他修仙的!》《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三七书屋】【书快小说】《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回到过去做财阀》
慢加急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荔芳文学lfwx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